首页 > 历史小说 > 五胡烽火录 > 第221节

第221节(2/2)

目录

匠汉缺了大晋会怎么样,他新近接受燕国册封,难道不会把兵器、铠甲等货物,转向燕国互市,燕强一分则晋弱一分,晋不用汉,奈苍生何?”

殷浩听到这里,心中已有计较,他再问:“如此,安石(谢安的字)以为如何处置,方为最佳?”

“和亲”,谢安意气风发:“铁弗高不告而娶,甚为无礼,既如此,我朝不如将错就错,陛下可封司马燕容以‘公主’之名,堂皇赐婚,就此与汉国结下姻亲,此乃汉之和亲之策。若此,礼教得以维护,我朝又得一强助,从此之后,我朝向其索赋索军索粮,也便名正言顺,理直气壮。此乃三全之策。望吾皇圣断。”

皇帝一小屁孩,哪有什么“圣断”。会稽王司马昱立刻拍板:“好,我们马上遣人迎入夏华宫,至于秋实宫嘛,暂不理会她,等陛下见过夏华宫,再行对秋实宫赐婚,并赏赐仪仗。”

“且慢”,谢安劝之:“启禀陛下,自从见过铁弗高之后,臣就对匠汉较为上心,臣的管家曾与匠汉商贾交往,打听到匠汉礼仪不同于燕晋,也不同于高句丽、赵国。

夏华宫来进献祥瑞,秋实宫也出现在码头上,若我等只迎入夏华宫,冷落秋实宫……说句大实话,今后晋汉之间关系,还需靠秋实宫维护,秋实宫是我晋人,我等冷落秋实,重待夏华,事关匠汉国内宫争宠,铁弗高心意难测,万一弄巧成拙,岂不糟糕。”

司马昱没了脾气,殷浩立马解困:“安石之意如何?”

“事有经亦有权,这事还得从权处理。此前,汉国不是派人按藩王仪制整修了商社,我们就在码头上举行一个迎候礼——含糊其辞,也不说迎候谁,然后准许她们不入理藩院,入住辽汉商社,至于商社如何安排,那不管我们的事。事毕,等汉王妃返程之时,我等再行赐婚之事,如此,也顾全了朝廷脸面。”

码头上的人并不知道朝堂上的政治,高卉生性活泼,下不了船她也不会让自己寂寞,她连连召唤那些三山商人上船,不认识的赏赐些小东西,慰勉几句,认识的则直接留下与她。

“啊,你们在瓦官寺哪儿啊,高郎给我说过瓦官寺,说寺里有一个瓦观阁,还有一个凤凰台,风景好美哟,啊,郎君还给我念了一首诗呢——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这首诗是晚唐至五代诗人李宾所做,诗不全,但高翼只记住了这么几句。

晋代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最迅猛的时期,而晋都建康的瓦官寺,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寺庙。但瓦官寺的名声现在还不响亮,它真正响亮起来还需等著名画家顾恺之长大,顾恺在瓦官寺的墙上绘制了轰动一时的维摩诘像,“点睛之笔”就发生在这里。凤凰台之闻名于世还要等淝水之战发生,谢安在出战前便是在凤凰台点将的。

实际上,三山商人在建康的活动,虽然刺激了经济的活跃,但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经济腾飞前必然会发生的一个经济现象——通货膨胀。

晋朝人不知道通货膨胀的原因,基于固有的理财观念,他们以为“天下货殖乃定数”,这是由于三山商人大肆采购的原因,货都跑到三山那里了,所以物价涨了。

物价涨了,通常意味着百姓手里的钱多了,愿意付出更多的钱买东西。对于这一点,晋朝人不理解,也视而不见。这就是原先朝廷想禁止交易的原因。

儒生迂腐好面子,为了避免明末禁海的悲剧重演,也让晋朝朝臣拉不下面子针对三山商人,高翼必须派出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出访晋国,而王妃是最好的人选。由于库莫奚人不断来投,高翼需要文昭出面安抚。于是,闲来无事的高卉被委以重任。

高卉不觉得这是重任,相反,她觉得成天腻在高翼身边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为了诱惑她出访,高翼不得不搜肠刮肚盗用后来的诗词,吸引她出访。

“啊,还有一首,‘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杨万里《登凤凰台》,不全)’,瞧,这诗多美,我郎君作的。”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