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五胡烽火录 > 第200节

第200节(2/2)

目录

“非也,非也”,刚才那位身着晋朝衣冠的人插话了:“光州,赵土也,我汉王取之于段氏,于朝廷何干?朝廷若善待我王,王师渡江而来重复故土,我王自然会献城归晋。然,魏国起于前,燕国雄于后,光州隔绝晋汉,我王不取,则不复见晋使矣。”

孙绰明白这话的意思,对方是说,三山现在与朝廷横隔一个大海,中间存在冉闵所建立的魏国与慕容鲜卑所建立的燕国。光州这片地方是青州伸向大海的拳头,无论这两国谁国势昌盛,一旦他们在光州发展水师,汉国与朝廷的联系就将被阻断。为此,汉国不得不抢先霸占光州,等待局势发展。

“汝河人也?”孙绰转首问。

“原赵国北海朱虚令柳毅柳攸之,新任汉国光州刺史,领男爵衔,食邑惤县两万亩”,柳毅回答的很快,似乎恨不得把所有的头衔都报出来,看得出,他很为自己的地位而自矜。

汉国的爵位是实封,也就是说它不是光有一个荣誉称号,还有实际封地。封地体制也与晋朝惯例不同,不是封邑多少户农奴,而是光给地盘不配户籍,能招引多少人来耕作你的土地,全凭领主个人魅力与优惠政策。

柳毅,这个名字孙绰听说过,一个羯胡石赵底下的朱虚县县令,全凭一时运气跟对对象,于去年冬季孤身在青州主持移民迁移工作,没想到,现在一跃成为两万亩封地的男爵,他能不得意吗?

他有这个资格得意!

两万亩封地,在晋朝一个王爷也不见得拥有这么大的封地。

“我该怎么向朝廷报告”,孙绰茫然地自语。文兵在这里出现,说明汉国既定的方针已无可改变,剩下的只是他如何该向朝廷转圜!

想必,当初高翼送给他封地,等的就是他现在还情。

“不须孙公为难”,柳毅一脸得色地说:“段镇北受封齐国公,朝廷无一兵一卒支持;赵已灭,魏国势力不彰,兖州徐州万民无人守牧,朝廷但有一兵一卒渡江,垂手可得万里国土;朝廷如此行事,颇令人难测。孙公回朝,就说我汉国出兵,已收复光州,请朝廷速派人接管州治便可。”

说实话,东晋十六国历史中,就这段历史最令人不可思议。羯胡石赵崩溃后,兖州徐州沃野千里处于无政府状态,冉闵黄河之北,忙于跟石赵残余交手;慕容鲜卑在燕山之北,埋头接管幽州;北凉、仇池、代国、匈奴铁弗争夺陕甘宁夏。黄河之南长江之北的广大地区一片权力真空。段龛以数百骑就能掌控青州。此时,朝廷只要随意任命几名官员填补权力空白,便可拱手恢复青徐兖万里故土。

那样,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然而,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整个朝廷对江北完全不作为。他们啥事也不干,专业闹内讧,直至亡国!

人怎么能愚蠢至如此地步,实在不可思议。

柳毅刚才的话虽然客气,又貌似谦恭,但却等于狠狠扇了朝廷一记耳光。

此时此刻,江北,汉民生活如水深火热,屠杀使他们绝望,朝廷的背弃使他们看不见明天。柳毅的态度,正代表江北大多数汉民的心态,他们看穿了朝廷的懦弱,宁愿相信暴虐的冉闵,宁愿相信对他们稍微温和的慕容鲜卑,宁愿相信隔海相望的“匠汉”,也不期待朝廷的解救。

那是比海能枯、石会烂,更为渺茫的非常事件。

汉民的绝望,柳毅的轻蔑,没有动摇孙绰原先的想法。也正在这种情形下,当桓温提出北伐时,整个东晋朝廷首先想到的不是恢复国土,进而解救同胞。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万一桓温北伐成功,这大功怎么奖赏?

无法奖赏,所以不能北伐。至少,不能让桓温这个常胜老将主持北伐。

当然,继续偏安更好。

这是整个朝廷的心态,柳毅说的再沉痛,也动摇不了深知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