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节(1/2)
隐隐间嗅到那场杀戮背后的阴谋气息。但由于汉王威信太高,人们不敢将怀疑的目光转向汉王,纷纷把目标对准了金道麟。
历史学家随后向在场的几名青年军人求证,但他们的访问要求无一例外地被拒绝,金道麟则干脆放狗咬伤了一位追逐者,保持了庄严的沉默态度。
后来,著名历史学家崔云另辟蹊径,私下里采访了暮年的穆昆,当他准备将第一手资料第二天公之于众时,当日晚,数名青年军人突然造访并与他“恳谈”,此后,传说崔云一把火烧了采访记录,此后,终生不再提“元宵之乱”。
崔云在其著作里这么提到永和六年春,他说:“那一年,春雨是红色的。”
这一年的春雨确实是红色的,在这一年春,先后曾有约15万新移民进入三山,但最终活下来的只有8万。数十个新移民建立的庄寨被毁,数万人逃入深山不知所终,还有数万人被杀。
由于原住民闭门自守,在三山严苛的律法下,他们的卫生习惯远比新移民好,缺衣少食、居住简陋的新移民成了大瘟疫的主要袭击对象。最终,只有一半多一点的新移民活到了秋收。
百年之后,一位后人买下了崔云曾经居住的房子,在装修房子时,他在阁楼的一个隐秘之处,发现了传说中崔云焚烧了的那部穆昆采访稿。历史的真相这才大白于天下。据穆昆叙述,对他的监禁其实是从军帐中开始的,几名青年军人向他演示了一种新武器,叫“震天雷”。后来,他才知道那种东西也叫“手雷”。
被这种神罚武器所震撼的穆昆立刻招来了部落的几名实权人物,叮嘱他们一定遵从三山的安排,保留木昆族的元气。听到震天雷霹雳般的响声,莫名所以的部落要员观看了手雷爆炸后的现场,立刻表示坚决服从三山管制。
此后,艾喜带来的引路人便全面接管了库莫奚部族,他们在盖马山城停留数天,正是为了编组人手,而穆昆与部落头领则被秘密的从海路送往三山岛,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软禁生活。
后来所发生的事,则纯属穆昆的推测。穆昆推测,由于流民的大规模无序涌入,造成了三山的混乱局面,而三山人口偏少,无力全面封锁边境,所以,三山需要木昆族这把刀来肃清反抗者,整顿三山秩序。
结合当时的情景,崔云隐隐猜测到,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正是汉王。在穆昆部入境前五天,三山已经开始了全面警戒,三山官员们奔赴各地,抽调新移民中的青壮,编练成军,声言准备坚壁清野,对抗慕舆根。而穆昆部攻击的正是那些不愿意接受三山编练,以宗族为单位结寨自守的新移民。
三山荒地虽多,但所有的土地基本上都有主,要么是某人的封地,要么是某部的军饷田。这些新移民以宗族为单位进入三山,随意占领一块地盘,便要求官府承认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这种行为触怒了汉王,也触犯了三山的原住民。
于是,便发生了穆昆部攻击那些结寨自守新移民的事件。
杀戮发生后,部分宗族势力出于怨恨,迅速投靠了穆昆部趁火打劫;部分宗族则解散了部族武装,听从三山的安排,到指定区域开荒屯垦。后者幸存下来,这些人随后成为三山新军,加入到三山的水师、造船房等等行业,迅速溶入到三山生活中。
还有一部分散落的流民窜入群山之中,随后,这些人逐步接受三山政府的收容,成为遍布积翠山中的村落。
通过这次杀戮,高翼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迅速镇压了不驯服力量,连带将穆昆部一点渣滓都不剩下的吞并,并在短期里以铁腕恢复了三山的秩序。在接踵而至的大战慕舆根中,人心凝聚的三山给高翼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后继力量。
崔云揭开历史真相之后,历史学界反而很平静。经过了百年的失忆,三山无人自认为是穆昆部以及新移民的后裔,为了表示对“元宵之乱”的痛恨,倒有不少人纷纷为高翼辩解,指责那些新移民的桀骜。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正月十五,孙绰并不知道他身后的三山正发生着影响深远的“元宵之乱”。相反,他心情很愉快,因为他终于踏上了坚实的陆地。
他踏上的不是建康的土地,而是光州。也就是说,从三山出发,仅仅横渡渤海,他就走了整整十五天。这并不是因为他所乘的船不好,恰恰相反,他乘坐的是三山水军旗舰“勇士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