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1/2)
好避过了高翼的探马。
巍霸山城孤悬三山之外,战事才熄,又是自己的儿子在守卫,杨清担心祖敢身份泄露,会引来胡人的围攻,所以他一到地方,立刻把这烫手的洋芋送出——之前,他都没敢跟祖敢说清楚,所以祖敢才担心铁弗高会杀了他,向胡人邀好。
当然,得知晋廷的使节也在场时,祖敢就更加绝望了。
“我去年到南方游历了一趟”,说到这儿,高翼看了孙绰一眼。这是他首次承认孙绰见过的那汉国“水军统领”就是他本人。听到这话,孙绰精神一振,等待下文。
“……我常常想,后人该怎么记述这段历史,或者说,我们该怎么记述这段历史?
曾经有段时间,晋人把一切该犯的错误都犯下了,晋人走到了种族灭绝的边缘,华夏战乱四起,百姓痛失家园?在北方大地上,95%的晋人都被杀了。95%!按统计学概念,95%的概率意味着:北方的晋人已经种族灭绝!……”
高翼顿了顿,看了看周围人的反应。
他按当时的习俗,用“晋人”这个词代替“汉人”这个字眼,现在,他观察到,在座的胡人对他的话毫无抵触感。
胡人们瞧不起软弱的晋人,但他们对于“汉人”这个字眼很认同。因为自汉武帝驱逐匈奴后至今,诸胡部族做大汉的恭顺藩属国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高翼举起汉国的旗帜后,一直强调“国家”、“国民”概念,汉国的富足与繁荣令所有的胡人对“汉人”这个字眼充满了狂热,“太平大捷”后,崇尚勇士的高句丽、库莫奚、宇文鲜卑人,对待汉国的认同感,甚至比初到的汉族逃奴还强烈。
他们纷纷学着高翼的样子改汉姓,穿汉服,学汉礼,写汉字,并口口声声,自认为他们相比那些汉族逃奴是更纯正的“汉族”,因为他们到的比那些汉奴早,汉国的这片基业里有他们的汗水。
高翼的讲话避开了“汉族”这个字眼,文策、文兵、金道麟、楼云等人没有意识到他本意说的是汉人汉族,只静静倾听。但这样一来,身为晋人的孙绰却坐卧不安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高翼继续说:“这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想:我们该怎么对待这段历史?前车之鉴,我们该怎么避免厄运再来?怎么避免治乱循环?
是把真相隐瞒起来?是篡改历史粉饰一切?还是干脆颠倒黑白,说这是又一次‘五德循环’,是再正常不过的?
我们怎样讲述这个时代?我们探究晋人衰亡的原因,该采取什么态度?是视而不见,是回避?是谁说出真相就谩骂,就‘鸣鼓而攻之’,还是老老实实,记录下这个杀戮时代的一切悲哀与肮脏?
我刚才看到祖敢,我最先想到的是幸运,我华夏真是深得诸神的眷顾,曾经有一点时间,我们把该犯的错误都犯了,然而,诸神没有抛弃我们,它竟让我们的民族延续下来了。
可我们怎么对待诸神的眷顾?把真想隐瞒起来,让错误下次再犯!或者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这样做,怎能保证下一次,我们不再走向种族绝灭的边缘?”
诸神真的很眷顾我们民族,我们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地走向灭亡,神都没有抛弃我们。人常说“再一再二不再三”,可我们能够“再七再八”地走向灭亡。神灵居然还让我们的民族延续下来。这么好的运气,地球上独此一家,再没有哪个民族能这样获得诸神的庇护。
可是,若是把周期性的走向灭亡边缘也当作“传统”,非要保留下来,那我们是该哭,还是该笑?
为什么我们要周期性地走向灭亡呢?神什么时候厌倦我们的遗忘呢?
不能遗忘,不能回避,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