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1/2)
外,三山铸造刀剑的能力,也被晋朝君臣看中,他们要求三山每年供奉一百把刀,一百副铠甲。
一百把顶级宝刀,一百副顶级铠甲,按照晋朝的生产力核算,这些物品需要上万名工匠工作数年才能锻造出来。按照晋朝的物价核算,这批刀剑、铠甲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要求的贡赋数目。
所求如此之多,赏赐如此之低,这已经超过了“刻薄”一词所能容纳的范畴,也难怪孙绰难堪。
“殿下你也知道,辽东地界上燕王作主。陛下已经任命燕王为‘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汉王你又在平洲的地界上,吾皇册封平洲人士,不能不顾虑到燕王的态度。”
高翼摇了摇头:“所以我才说‘理解’两个字。可是,贵国上下真是长了一副狮子口,竟敢索要如此多的贡赋。我不知道燕王、代王、仇池王、凉王他们贡赋几何?”
孙绰窘得恨不能钻入地下,向来自许伪君子的他本不打算出使三山,但就因为怀疑船上见到的那位水军都督就是汉王,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他才来三山一探究竟。没想到怀疑证实了,高翼却丝毫不觉得这事难堪,反而几句话把他逼到了窘境。
孙绰的窘态落在三山诸人眼中,证实了他们的猜测,顿时下面嚷嚷成一片。
“王,诸公爵一毛不拔,为何让我们这个小小的县侯贡赋如此之多?”
高翼摆手止住了众人的喧嚣,他平静地回答:“二十万贯,百柄刀、百副铠甲,我贡了。不过,有一个条件,我国的商人来往晋国做生意,若有官司冲突,必须知会我国一声,由我国官员共同参加审理。”
晋朝官员没有财产权的概念,商人正是他们敲诈的对象,加上这一条,当地官员就不敢随意欺压三山商人。
晋国又没有海关意识。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有了官府出面撑腰的三山商人,每年挣回的税收,又何止二十万贯。至于一百副刀剑与铠甲,那是小事一桩。
高翼此次南方之行,送礼送出去的铠甲、刀剑都不止三百副。
此时的晋人已经没有了随身佩刀佩剑的风俗,高翼此前从顾恺之的画作中,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更证实了这一点。这一百副刀剑铠甲撒下去,只会成为官宦们的品,对战局毫无影响。
孙绰很惊讶高翼的慷慨,不,应该说是恭顺,或者臣服。他热情洋溢的伸出手,扶起高翼,居尊俯就地说:“汉王的衷心真是耿耿可昭日月……”
可没等他说,高翼甩脱了他的手,冲跟随他返回的赵婉、黄朝宗拱了拱手:“两位辛苦了,到内堂说话。”
一群人簇拥着高翼走入内堂,独独把孙绰与他的随从晾在冰冷的院子里。许久,一名女官自内院走出,到孙绰身边低低说:“上国使官,请跟我来。”
孙绰跟着这名女官不尴不尬的走进内堂。高翼答应的贡赋,对于财政枯竭的晋朝极为攸关,孙绰不敢佛袖而去,只得跟着这名女官走,以期敲定贡赋的最后内容。
大厅里,人们三三两两的围坐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团雪白的冰球,不停的添食着,并低声交谈着。
高翼坐在大厅最深处三级台阶上的一个大躺椅上,黄朝宗与赵婉正一左一右的坐在他脚下的台阶上与高翼低声交谈。见到孙绰进来,黄朝宗扬一扬手中的一个雪团,招呼孙绰近前来。
三级台阶,这是什么意思?孙绰边向里走边捉摸。人常说“九五之尊”,这个人王座前的台阶不是九阶,就三阶,不伦不类的,像什么?
黄朝宗深受世家大族教育,举手投足显得很有修养,很符合孙绰的欣赏力。当然,黄朝宗的这些礼节,师从周初,而周初又是从二陆那里学来的,属于晋朝世族中的顶尖阶层,所拥有的典范礼仪。孙绰当然会看着亲热。
一路上,孙绰与黄朝宗聊得很开心。此刻,满大厅中,他就赵婉与黄朝宗两熟人,抛开男女授受不亲的赵婉,他也只能听从黄朝宗的召唤。
第161章进爵封侯(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