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1/2)
很多么?”
黄朝宗扭捏了一下,尴尬地回答:“周师公学如渊海,我等弟子万难望其项背……听师傅说,师公曾谈起过一种功法,它能发掘出人体潜力,令人能做到排山倒海万人敌。可惜我师傅追随师公日短,未能学会这种功法。恰才我与主公相持,力不能及,忽然想起师傅的话,故而有感而发。”
功法?万人敌——高翼斜眼看着黄朝宗,心内暗想:“这说的不会是内功吧。”
中国内功应该诞生于1932年,它的“发明”人叫做李寿民。李寿民还有一个笔名叫“还珠楼主”,他与张恨水等人都是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领军人物。
李寿民的代表作是《蜀山剑侠传》,但他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开创了“武侠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将古代传说中的神话、志怪、剑仙、武侠融合于一体,创作出繁盛的武侠小说,开一代先河。
李寿民是在《青城十九侠》中首先提到“内功”的,而后,他在《武当七女》、《长眉真人传》等书中将“内功”“学说”进一步完善。并在书中提出武当派是“内家功夫”、少林派是“外家功夫”的“学说”。解放后,李寿民改名李红,并于1956年开始,奉上级指示在报纸上对自己创作的“封资修大毒草”,做出深刻的自我批判。五年后,他被革命小将“批判”致死。
在李寿民接受批斗的同时,港台作家金庸等人开始接过李寿民的旗帜,深化他的内功“学说”,并开始创立各种武林门派,由此,李寿民创立的这种小说流派发展壮大,并从鸳鸯蝴蝶派中dú • lì出来,成为后来为大陆津津乐道的“武侠小说”。
李寿民死时,武侠小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有好事者根据那些著名武侠作家所创立的武林门派,或者他们书中设定的主角所偏好的门派,把他们封为各大门派掌门人。比如梁羽生,他在书中创立了一个天山派,并喜欢把主角或者正面人物设定为天山派弟子,故而被人称作是“天山派掌门人”。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武侠作家八大门派掌门人,十大门派,十八大门派掌门人的滥斛。
据说,有一位柳姓武侠作家,老是偏好在书中给主角喂一些古代蔬菜——比如古代西红柿(书中常被写为赤霞珠,或者朱果),或者古代茄子(昆仑紫瓜)等等,所以他在被定为某派掌门人后,又被人戏称为“野果派掌门人”,也称“古代蔬菜派掌门人”。而后,那些也偏好给书中“猪脚”猛喂古代蔬菜的作家,也都被统称为“野果派弟子”。
李寿民出生前,或者说《青城十九侠》诞生前,中国决不会有“内功”存在。在此之前的中国古代小说中从未提起过“内功”之说,所以在诞生于明初的《三国演义》里,关羽张飞没有内功。甚至连《封神演义》、《西游记》里的神仙也不会内功,那可是武当张三丰活着的时代啊!
一直到了清代,《新儿女英雄传》里的侠客也不会内功。
黄朝宗敢在晋代谈起内功,他以为俺们返回古代是为了学内功吗?真要学内功,俺不如返回1932年,找李寿民学,那位可是内功的鼻祖,什么内功不会?
高翼斜眼打量着黄朝宗,盘算着打那儿下手,方好泻自己心头之气——李寿民还出生,你就敢发明内功,不想活了?这是什么时代,齐天大圣现在都不会内功呢,哪咤三太子也不会内功呢?你就敢自称听过一种万人敌的“功法”,不打你个满脸桃花开,你是不知道,桃花为什么这样红;“内功”不能乱发明。
哦,这时候孙悟空、哪咤都还没出生呢!
记得霍元甲出生于《青城十九侠》诞生前,所以其后人曾坚决否认霍元甲会内功。李小龙虽然出生在《青城十九侠》诞生后,但他也否认自己会内功。不过,不会内功的李小龙,生前倒是把许多自称“内功深厚”的“武学名宿”打得满地找牙。
周初何人也,竟然在晋代就像发明“内功”,找死!
他是20世纪五十年代的人?不能啊,那时内功还是“大毒草”呢。
高翼围着黄朝宗转了几个圈子,心里乱琢磨周初的来历。
他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那时,老百姓主要精力在于大批判,谁敢说自己懂内功?
20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知道“内功”来历的人都已被“批斗”致死,甚至知道这个名词的都不能幸免,阶级斗争的铁扫帚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那个犄角旮旯会有知情者幸存?
20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内功刚从港台传入大陆,主要由严新、少林寺住持海灯等骗子,拿去骗老革命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