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2)
按照出土的晋代高句丽马镫及马鞍测算,当时北方中国的鞍具并不是很好,马镫只是单侧的。在这种情况下,让战马全速奔驰,很容易出问题——比如最近亚运会的马术比赛,一名韩国选手在配有先进鞍具、先进马镫的情况下坠马身亡。
再次,赛马使用的都是身材瘦小的骑师,成年人在全副武装下骑普通马,战场又不会像赛马道一般平坦,马的奔驰速度肯定要比赛马的速度大大降低,降低多少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蒙古马在这种情况下,一分钟跑不了500米。
最后,骑兵冲击是要讲究攻击队形的。战马体积庞大,如果后队跟得太近,前队战马一旦跌到,就会堵塞攻击路线,影响后续攻击波次,甚至让后续骑兵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因此,在骑兵攻击时有个整理攻击队形的过程:最先,骑兵队是慢跑,在慢跑中组成几排横队,相互间拉开距离,每排横队就是一个攻击波次;然后,骑兵队开始缓跑,这是最后的整队;然后是快跑奔驰,这是调动士气,做好攻击准备;最后,是全力冲刺,在战马速度达到最高点时发动攻击。
综合以上四种因素,再参照中世纪法国轻骑兵与英国长弓兵战斗的数据,我得出了这个最保守的结论:即便是库莫奚的骑兵攻击省略最后一个步骤,成单排攻击队形;即使库莫奚人骑的都是蒙古种赛马,他们三分钟也冲不过750米。
所以,所谓“临敌不过三发”,是青铜器时代的兵书闹得笑话。
此外,500长弓兵战胜数万骑兵的战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300名威尔士长弓兵,曾在一个山丘上面对2万法兰西重装骑兵的攻击,却把这2万重骑全部送入地狱。
那2万重骑兵甚至无一人冲近山脚下200米范围内……
第71章肆意侮辱(下)
“塔盾。架起来……枪兵,准备格斗”,道麟顾不得追问,连忙指挥他的亲兵迎敌。
“轰”地一声,最前排的士兵重重地将一人高的塔盾举起来,狠狠地砸在地上,三角形的盾尖深深扎入土中,第二排的枪兵立刻将长枪加在塔盾上,眨眼间,坡上出现了一个浑身充满金属刺的刺猬。
“射击,自由射击”,高翼下令。
凶狠的库莫奚人没有盾牌掩护,他们昂着身子勇敢地冲向了箭雨,坡上坡下,箭镞、矢石你来我往,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终于,残存的库莫奚勇士撞上了三山战阵。只听一阵阵盾牌碎裂声,骨折声,惨叫声,马嘶声,夹杂着无数的撞击声,士兵伤重的shen • yin声,而后,数千士兵搅在了一起,初期的冲击战,摇身一变为更加惨烈的接触战。
金道麟是谁?高句丽的剑术大师,他挑选的亲兵能不会几手格斗术吗?单薄的盾阵一崩溃,这些人或各自为战,或三五成群,有板有眼的打斗起来,直欲把这个小土坡当作他们的演武场。
高翼的弓兵也不赖,他们射出了最后一支箭后,立刻扔掉了手中的长弓,抽出腰刀,五人一组相互照应,开始近身砍斫、厮杀。他们从不单打独斗,总是互相配合,你进我退的与敌厮杀。
鲜血、残骸、尸首、断刃,不断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在刺耳的兵刃碰撞声中,夹杂着将士们的咆哮、惨叫。整个平原像一口鼎沸的大锅,喧腾不息。
战斗的场景说得慢,其实变幻的快,只数次呼吸间,首先突入的库莫奚人像被大海吞噬的河水,不知不觉中分散在三山士兵的阵型中。失去突击力后的骑兵,在精擅集团作战的三山步兵面前,像婴儿般无助,或者说想成熟的麦草般,被成片成片地砍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