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1/4)
里,差不多有半个新加坡大。从空中俯瞰长兴岛,它犹如一只猛虎,蜷伏在渤海湾畔,号称“一虎看三湾”。它像一头老虎一样,紧紧看守住大孤山半岛与大窑湾、鲇鱼湾、大连湾三个海域。
长兴岛三面环海,只在一面与大陆有一条落潮时分露出来的通道,其余三面海岸水深湾阔。离岸400米水深就达20米到30米,适合建设为深水不冻港。而且是易守难攻的那种。
虽然长兴岛耕地少,但高翼的汉国本就不是基于农业文明而生存的。长兴岛俯视渤海湾与三湾的绝佳地势,比石器时代的腓尼基强的多。腓尼基都可以靠港口与商贸让他的百姓不耕作不缴税,日子过得比罗马人还好,那么在数百年后,高翼也可以让拥有大量天然深水港的长兴岛做到。
片刻后,500骑兵整军完毕,呼啸着穿过这两三间破屋,向着西北方奔去。
高翼率领500骑兵出行,这军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在这时代,胡人入华后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铠甲兵器的铸造工艺既落后产量又小,在胡人当中,最正规的羯胡后赵军,打仗的时候国家也不给士兵拨粮食的,还要士兵家里自己供给。每名士兵至少要给自己出三斗米,才能轮到自己吃一斗,出两匹绢才能轮到自己一身盔甲。
为了给士兵在铠甲兵器,石虎搜罗了五十多万汉民工匠,他们居住在野外,无房无食,按史书记载,这些人当中有十分之七被野兽吃掉。此外,造船的汉奴有十七万,也有三分之一的在水中淹死。这么恐怖的死亡率,其中有多少优秀工匠被石虎“民族大融合”了,可以想象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有多高?
当时士兵装备之落后,令人瞠目结舌。唯独慕容恪依靠龙城附近丰富的矿产,装备起一支铁甲连环马,这支军队不过只有3000人,至于其余士兵则仍是平常装备,但慕容恪却依靠他们横扫辽东大地。
高翼这500骑兵的装备,虽没有慕容鲜卑重装骑兵那么奢华,但也是当时最完美的轻骑兵标准。别的军队铠甲只装备到将军级,而高翼却让每名士兵配置了三层铠甲,外层板式胸甲(大秦甲),中层锁子甲(波斯甲),贴身又是一层皮甲(皮夹克)。这样一支豪华轻骑兵的出游,虽然未曾与周围的小部族发生严重的交火,却已经让他们鸡飞狗跳。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高翼此次出行,虽然有心立威,但这条道路却是三山商队常来常往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小部族都与商队有过或多或少的交往,见到这支队伍杀气腾腾而来,他们齐齐表露出恭顺的态度,费力地渲染着自己与宇文久等人坚固的革命友谊。这倒让高翼频频咂咂嘴,无奈地自言自语:“人太熟,不好意思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