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2/2)
“只要您不卖给魏、吴国,就不在我的职权管辖范围之内了。”荀诩知道身为靖安司的人,幽默感是最要不得的东西,但还是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很明显老人没体会到其中的幽默,他只是将手上的鹿皮手套脱下来随手挂到钩子上,然后挥了挥手:“这边走。”
两个人随他来到了大厅旁的一个洞穴里,这个洞穴一人多高,里面的面积大约有二十步乘三十步,除了一张简陋的木榻和一枝铜制的烛台以外,其他地方散落着全是各式各样的图纸与资料。
老头拉起布幔遮住洞口,然后回过身来嘶哑着嗓子说:“我是军技司的主管谯峻,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是这样……”马岱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特奉了魏将军指示,要求我们协助荀从事的调查工作。”
“唔,我知道了。”谯峻似乎对这种事丝毫都不关心,他把目光转到荀诩身上,“你想知道些什么?”
“我军现在装备的弩机究竟有哪些?”
谯峻斜眼看看荀诩,用嘲讽的口气说:“我以为你们靖安司对这些事情早就了如指掌呢。”
“我们希望能听到专家的意见。”
谯峻冷哼了一声,显然这个恭维没起什么作用,他说道:“荀从事,你问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自从建兴四年我军技司成立以来,一共开发了三十几款弩机,其中最后装备成军的也有十几种。你不划定范围的话,我很难回答。”
“那么,现役的弩机都有哪几种型号?”
“现在我军弩兵的制式装备大约有五、六种,其中大部分属于单兵用臂张连弩,一部分部队还装备了蹶张式弩车用来加强攻击力;也有一部分单机弩,不过一般只装备近卫部队;哦,对了,还有专门出口至东吴的商用型侧竹弓弩……”说到这里谯峻很得意,“东吴的军队宁可进口我们的侧竹弓弩,也不愿意用他们自己的吴、越弩。”
“在去年年底,伏击王双军所使用的弩机具体型号是?”
“哦,你说那次啊。那一次负责伏击的是姜维的部队吧?”谯峻向马岱确认,马岱点了点头。“我想想,那次战事中他们应该装备有十五台‘蜀都’级的蹶张弩车与两百具‘元戎’级的臂张连弩。这两种型号都是军技司的最新成果,设计方向就是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增加齐射密度与频率。从实战来看效果很好。”
说完谯峻翻出两份木椟递给荀诩,荀诩拿起其中的一张,上面写道:“蜀都级精铜制蹶张弩机,编号‘益汉陆玖贰’。投射力十五石,一次齐射可发射十枝中型铁簇弩箭,射程千步。在做靶场测试的时候,‘蜀都’曾经在八百步的距离内用一枝弩箭射穿四个间距为两尺的马蹄靶。”
谯峻得意地用指头点了点这段话,强调说:“看到了吗,四支马蹄靶,一箭。我们使用的是全铜制的骨架结构,可以比以前的弩机多承受五石左右的力道;而且外形改成了后斜梯形,基座上加装了八个活轮,移动和适应地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在望山与扣弦之间还多了一个扭舵,可以提高五成的射击精度……总之这跟传统的弩机完全不同,威力不在一个数量级。”谯峻一提到武器,就立刻健谈起来。
“有这么厉害?”荀诩吃惊地说。
“当然,以前我军几代弩机,比如‘铜川’、‘蚕丛’以及现役的主力‘巴岳’级,与曹魏的装备相比只是在个别数据上占有优势,而现在的‘蜀都’则全面超越了敌人。”
“那么‘元戎’呢?”
“‘元戎’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取代现在军中使用的单兵式臂张连弩。以往的弩机都是强调连续射速,这样子不能说错,但是破坏力就不够令人满意。因为实战中既要求弩机的持续发射,也要强调瞬间的破坏力与破坏范围,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压制住敌人。所以应军方的特别要求,我们设计了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的‘元戎’。它和‘蜀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