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0节(1/1)
,驾驶员打开顶盖爬出车外,那些看到同胞的俄国战俘更是一拥而上,将他举起,抛向空中。
四小时之后,几辆俄罗斯狼式坦克开到战俘营门口。一位身材高大的步兵战士站在第一辆坦克上,拉着手风琴放声高唱着。在一辆履带装甲车上,一位战士弹着巴拉莱卡琴,好象奏着音乐奔赴战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俄国人快活的跳到地上同战俘们握手,拿出葡萄酒、伏特加和啤酒,扔给这些战俘。
其中有不少人身上还穿着红军的军装,他们是一群几年前被俘虏的红军官兵,即便是和苏俄签署停战条约后,德国也没有释放全部的苏俄战俘,他们和苏俄一样都需要这些廉价劳动力。在这队俄罗斯的坦克车队渐渐远去的时候,一辆坦克开到围墙前面对准铁丝网冲了过去,把铁丝网拔了起来。
“你们现在自由了!”站在坦克上的近卫军军官用德语大声喊道。
南方,中俄联军向德累斯顿方向发动的攻势遭遇到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希特勒把他的主要防御力量部署在那里,他错误地认为,那里是中俄联军的主要目标。有几处战线,担负主攻任务的俄罗斯皇家近卫军,根本无法顶住德军的反扑,这也不怪他们,毕竟皇家近卫军早已不是战前那支久经训练的部队,掺杂太多的前红军士兵之后,部队战斗力下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五月十一日拂晓,科尔马沙洛夫把枪靠在排指挥所小屋的墙上,掏出珐琅质的圣母像,跪在地上开始祷告,作为皇家近卫军的一员,如果说现在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怕就是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他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偷偷摸摸的祈祷,而是光明正大的,毕竟东正教是皇家近卫军的精神灵魂。
结束祷告之后,他便给卧在散兵坑里的战友们送饭。散兵坑挖在长满绿色麦苗的麦地里,前面几百米处有一片树林,一条公路从树林中间穿过,这里显得非常安静的。
突然,公路上出现了一伙人影。
“去看看是什么人!”听到华裔连长的命令,科尔马沙洛夫便提着枪走向前去,看见了长长的难民队伍。难民们推着装满行李的童车,一些人骑着自行车,另一些人跟在装得满满当当的马车后面慢慢走着。
忽然,一排子弹嗖地钻进科尔马沙洛夫脚边的土地。他听见从树林里传来的德国突击步枪短促清脆的射击声。枪声惊了马匹,拉着马车的马惊奔而走,好几辆马车被掀翻,孩子们跌倒在地。紧接着,炮弹落地爆炸,科尔马沙洛夫赶紧卧倒,动弹不得。每当他试图匍匐撤退,树林里就射出一排子弹封锁他,被突如其来的枪炮声打蒙的他趴在地上大声祷告。
“我们束手无策了,噢,圣母!只有你能救我们……”就在他祷告时,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他的领子,把他提了起来,一名高大的德国兵看着他,举起枪托,“波兰人?”
无论是波兰国民军或捷克国防军又或是匈牙利国防军,他们穿着的军装大都是中国根本《联防租借法案》提供的中式军装,而最恨德国人的恰是那些波兰人,他们在战场上枪杀德军俘虏,在攻进城市后qiáng • jiān德国女人。总之,波兰人恨德国人,德国人同样恨波兰国民军,抓住波兰国民军的官兵,从来都是二话不说,立即枪毙。
“我,我不是波兰人!”科尔马沙洛夫大声音解释着,他怎么不知道德国兵对波兰兵的仇恨,两者根本就是水火不容,要是他们误会自己是波兰人,那还了得,“我是俄国皇家近卫军的上士。”在解释着的时候,他用力的挺着左胸,左胸上有俄文标识。
听到这话德国兵放下枪,把他推向另一个士兵,不过只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德国人在指挥部审问科尔马沙洛夫是否虐待过德国妇女,无论是俄罗斯人或是中国人,多多少少的总难避免一些战地罪行,尤其是皇家近卫军,更是如此,他们并不能像中国人那样,用物资交换女人的身体。
科尔马沙洛夫摇摇头,“长官,我是一个教徒,绝不会干那种事。”
“好,好!”德军上尉一边说着好,一边朝他走去,走到身边,他猛地扬手给了科尔马沙洛夫一记耳光,他的眼镜被打落在地。德国上尉用德语大喊大叫了起来,尽管不懂德语,但是他还是听懂一个词来。
“枪毙!”
就在这时,四个肥胖的德国女人朝他们挤过来,歇斯底里的喊叫着,德国上尉困惑不解。为首的女人边擦眼泪,边向科尔马沙洛夫微笑,在她逃难的路上,科尔马沙洛夫曾经救过她,让她免遭波兰士兵的qiáng • jiān,随后还给过她几包食物,然后护送他们离开波兰人的控制区,总之他是个好人。
在她解释着的时候,她的三个女儿紧紧围在他身边,流着眼泪向他点头微笑,甚至用德国安慰着他。德国女人的叫喊,吸引了一个德军上校,他被喊声引来后,便在一旁看着,一言不发。最后,他走过去弯腰拾起科尔马沙洛夫的眼镜,一声不响地递给这个俄国兵。在上校离开时,一言不发的上校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话,“放他走吧!”
在上校看来,随着中俄联军对德国发起了总攻,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俘虏对于德国军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撑不了几个月,战俘营就会被俄国人或者中国人解放,在战俘营中受到虐待或现在枪毙,只是为一些官兵增加些罪行罢了。
又过了半个小时,被解除了武装,扔在被抓住的地方的科尔马沙洛夫茫然地看着远去的德国兵,他足足愣了近半个钟头,都没反应过来,自己究竟是怎么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又这么被他们给放了。
“圣母保佑!”死里逃生的科尔马沙洛夫在胸前划着十字架,然后便朝着自己来的方向走去,还是回到自己人那里的安全。
“看来德国人也知道,战争要结束了!”想到这,原本还心有余悸的科尔马沙洛夫笑了起来,战争要结束了,自己很快就可以回到家人的身边了。
第364章无法离开
柏林,柏林城内到处是熊熊大火。长年的轰炸,已经令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化为一片废墟。这座雄伟的城市,曾经象征了腓特烈大帝无比的威严和俾斯麦铁和血的权势。而在过去的七年间,它更是骄横恣睢,不可一世。在它的铁蹄下,整个世界都在颤抖!
它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虽然曾给日耳曼帝国带来无上的荣耀,也给德国历史烙上了永恒的耻辱!在拿破仑之后,这座城市再一次面临着被外敌占领的危险,危险,或许吧!从三个方向朝着柏林扑来的中俄联军,尽管距离柏林尚有一百公里之遥,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距离其实并不远,就像柏林即将要实施的焦土命令一般。
就在焦土命令即将要执行时,一位不速之客来到维斯瓦河集团军群设在普伦茨劳附近的司令部。阿尔贝特·施佩尔的到来让海因里希非常高兴,至少松下了一口气,几乎是一接到施佩尔来到司令部时,便亲自走出司令部迎接他的到来。
“阿尔贝特,我很高兴你到这里来。你知道,我的工兵军官接到两个相互矛盾的命令。”
“我就是为此而来。”施佩尔点了点头。在去年当“焦土”政策真正开始实施时,施佩尔便被彻底的惊呆了。当他试图利用任何可能的办法从战争的遗骸中为幸存者拯救一些东西的时候,他的部长级同僚们却正在密谋一个前无古人的计划。
对于施佩尔来说,他们就是在密谋实行残忍的大毁灭,从那时起他便寻找办法躲避或者瓦解希特勒的焦土政策,他伪造了不计其数的国防军命令,例如,命令保留某座桥梁或是保留其它的基础设施。施佩尔最成功的计谋是他自己所称的“简单把戏”,在智慧上赢了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