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节(1/1)
对此于红玉虽羡慕但知道这种好事绝轮不到自己,西北对待那些旧官僚非常宽大,只要不触及西北的底线,那些旧官僚在放权后,做个足谷翁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只要操作得当,成为巨富自然也不在话下。
“他们来干什么?国科委技术交流会不都是军事技术吗?”在这里碰到晋铝的人让于红玉感觉有些意外,莫不是山西铝业准备涉足军事工业?这个发现让于红玉很是好奇,同时在心中考虑着是不是等交流会开完,去购买山西铝业股票,在战争时期没有什么股票比军工类股票升的更快。
于红玉显然忘记一点,晋铝所生产的铝合金至少有三成是供应军工企业,铝合金产业同样是军事工业的一部分,国科委的技术交流并不局限于武器技术的交流,更多的相关基础技术交流。对于军队而言,尽管先进的武器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先进的技术、工业设备以及制造工艺才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西北的实力。只有拥有了那些“划时代”的武器装备,才最终能够进入边防军序列,而这些技术、工业设备最终又会被应用在旁系的民用工业上,最终实现真正的双赢。
国科委技术交流会会场在四楼,与其说是交流会,倒不如说是一个展览会,乘电梯进入四楼交流会场后,于红玉便看到会场内展示的数百种产品模型,此时展览厅内已经挤进了来自西北各省的数十家企业代表,他们大都关注自己所关注的展位。
“岳崎,我敢说厅内这些企业代表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西北公司的代表!”尽管各企业代表并没有什么身份证明,但于红玉相信技术交流会与其说是国科委面向整个西北企业界的交流会,倒不如说是面向西北公司的交流会,毕竟西北公司无论是财力或是其涉及到的军工门类,都是整个西北最为齐备的。
“我们去航空技术展区看一下吧!”高伟峻看了下展厅,展厅内除了守在产品模型边向询问者和回答问题的军人之外,就是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企业代表,高伟峻并没有看到自己所期望的那些专家。
“超硬铝合金?”一进入航空技术展区,首先入目的就是一个展台上展示的数种铝合金型材,还有超硬铝合金的介绍,而阎锡等人正围在展台旁一边仔细查看台上的铝合金,一边听着讲解人员的介绍:“在铝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铝合金,这种铝合金甚至比钢还硬,有了这种新式金属材料,战机设计时就采用了很细的飞机框架,并且可进一步减重,在能保证战机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减轻飞机重量,以提高战机机动性和速度,其强度可达2,适当控制合金中其它金属比例,如添加铜等元素后,将进一步提高合金强度,改善塑性和耐应力腐蚀性能,……熔融法制锭,再压力加工成材,用于生产各种锻件和模锻件,制作飞机、螺钉、承力构件、大梁条、隔框和翼肋等。”
听到讲解员向面前阎锡等人介绍这种国科委最新“研制”的铝合金,阎锡身后一个技术人员模样的人开口问道:“长官,超硬铝合金技术标价是多少?”
超硬铝合金是晋铝之所以参加这次交流会的原因,在两周前得到国科委通知后,晋铝就为这次交流会准备了一笔不菲的经费,以便在会上拍得超硬铝合金技术专利。
有很多时候,一些先进技术往往只需要打开一扇窗户,后继技术人员就会开启那道大门。国科委技术交流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成品图纸和成品技术并不能吸引他们,真正吸引他们的是这些技术对他们自身设计人员思路的拓展,而更重要的是与这些技术相关的旁系技术,比如像生产超硬铝合金所需要的新式冶炼技术和新型的冶炼设备。甚至这些技术的附属技术价值,对企业而言反而更为宝贵,而这恰恰是吸引这些企业参加这个高保密级别的交流会的原因之一。
“长官,他真的比钢材还硬?”被讲解员夸张介绍吸引来的于红玉不可置信地看着展台上细细的飞机框条。作为飞机设计师的于红玉当然明白这种超硬铝合金对于飞机设计意味着什么:更轻、更硬的金属可以让设计师用有限马力的发动机,设计出更轻、更快、机动性更好的战斗机,即便是制造运输机,更轻的金属可以让飞机拥有更高的载重量。
“是的先生,这里有它的金属性能表,相比于旧式的杜拉铝,新型超硬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好,耐疲劳强度更好。”讲解员肯定的回答,同时指着展台旁金属性能表,示意于红玉不妨自己看一下。
“玉炎,你这是……”对于红玉的注意被超硬铝合金吸引了过去,高伟峻感觉有些奇怪,这次来交流会的目的可是为了运输机技术,而不是超硬铝合金。
“呵呵,我没想到竟然会见到这种金属,一时惊奇而已!不过这种新型金属未来或许可以应用在运输机的设计上。”于红玉随口对身边的高伟峻说道。作为飞机设计师的于红玉自然知道新材料对于航空工业意味着什么,有时候一种新材料的应用甚至不亚于一场革命。
于红玉和高伟峻二人转身走到数米外的展台,展台上一个用支架架起的银白色双发飞机吸引了于红玉的目光,这是架下单翼运输机型。
国科委的技术交流会除了每个月定量推出一些新技术之外,更突出的一点是会根据申请企业要求,展示一些新技术。像于红玉在申请书中就提到运输机,申请书最终会被送到司马案前,最后由司马从51区电子资料库中打印出相关技术图纸或资料,最后再由51区看送人员将资料或图纸送到国科委,最终出现在交流会上。
“……客舱空间足够乘客直身而立,并采用一体式中央发动机舱机翼结构段,增加了强度,外翼段使用螺栓固定在中央翼段上,机翼维护变得简单,发动机采用700马力级的型号,并采用西航委设计规范的发动机整流罩,阻力更小。客舱有五排座椅,中间有过道,能容纳很12名乘客,内部布置采用低票价座、机内设有盥洗室、隔音设施、客舱暖气……”看着资料上对这架银白色双发飞机的介绍,于红玉屏住呼吸,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在交流会上见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运输机。看着他的一些数据,尽管距离空军的要求或许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此许的差距并不是问题。
“……空冷星形发动机,每具功率690马力,驱动采用西北航空标准的3叶变距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采用可以满足单发飞机的要求。全长1829米,全高488米,最大起飞重量7938千克,最大速度338公里小时,巡航速度306公里小时,另外航程超过1622公里,实用升限达到7010米。”高伟峻惊讶地看着飞机的技术资料,当看到资料数据时,差一点叫出声来。
“我的天!玉炎,这架‘客机’甚至可以超过现在空军战斗机飞行速度。”惊讶不已的高伟峻和于红玉并不知道,即便是在15年后,他们眼前这架飞机dc-1型客机,轻易的可以成为最先进,也是最受争议的型号,但这一切并不妨碍dc-1型客机最终发展成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运输机,几乎足以称得上是改变世界的飞机!
“我敢说他的订单至少能超过2000架。”感觉呼吸似乎都有些困难的于红玉,看着支架上的小飞机模型,几乎用一种有些挣扎的口吻对高伟峻说道。作为一个飞机设计师,于红玉敏锐的感觉到这种飞机有足够的潜力发展下去,最终会发展成为一个家族式的飞机队伍,甚至可以被发展成轰炸机,当然只要愿意改造下去,就像上h-1型轰炸机的旧型号在不能满足需求后,被用做运输机一样。
“岳崎,我们赶紧填写标单吧!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先!”于红玉几乎是抢似的对高伟峻说道。第一次参加交流会就得偿所愿抢到一个天大蛋糕,这让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