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节(1/4)
便明知旗人视他为眼中钉,也只能忍让,所以才想假庆典之名检阅学生军,以威慑城中旗民。上一次让西北学打残的旗人可还拄着拐杖,军队做事尚限于军律,但激进学生冲动起来,谁也不知道会做什么?旗人被西北学生打怕了,而司马更怕有朝一日京城旗民来个民意请愿,所以才提前准备。”徐树铮一语道破天机。试问谁愿意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城市中行走,在徐树铮看来其之所以直指清室,目的就是威慑。
“民意请愿,那小子也怕民意。”一向不苟言笑的段祺瑞脸上难得露出笑色,民意请愿是柄双刃剑,在西北可以借此裹挟民意,但是在京城……。
“总理,现在京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我担心学生军冒然进城阅兵,只怕会引起民众恐慌。所以,我回绝了杨畅卿的要求!”徐树铮冷冷地说。暂时忍让并不意味放弃,司马可以利用民意,并不意味着自己不能运用民意。
原本满面笑容的段祺瑞听到徐树铮的话后脸色大变:“又铮,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第189章纵虎归山
“没批准?”司马长叹一口气,满面皆是无奈之色。徐树铮的拒绝出乎了司马的意料,一国之都于首义纪念日,竟然不做任何庆典,原本想借六万青年近卫军进行参加庆典,以阅兵威慑屑小,结果……哎!
“先生,段总理着人传来一封手信。”
“华之弟,辛亥之役,停战议和,时兄于军中任内,双方订定优待条件,暨满蒙回藏待遇条件,并知达各国驻京公使,转达各国政府,兄虽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共和中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qiáng • bào行之,事关国家之名誉事,望弟慎之。现观诸中外舆评,下至街谈巷议,无不以此举为非……。”
面无表情的将段祺瑞的亲笔手信放在一旁,司马知道段祺瑞这封信的用意,他是在留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