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节(1/1)
北人”。有了朋友的帮助,亨利·卢斯甚至以在中国出生的优势申请到b级身份证,在西北通行要比其它外国记者更方便。
“我是中国人!”这是在西北采访的最大优势。
“亨利,在西北有一句名言:我们要像一百年不发生战争那样工作,要像明天可能爆发战争那样做好准备。在西北所有工作都以战时状态进行,每一个工地、工厂都采取24小时工作制,就是机器不歇人休息,轮班倒制度,所以西北工业发展很快。你说的那家工厂是家纺织厂,现在用六个月时间就能建成一座200立方炼铁高炉并投产,如果说奇迹,我更愿意说这是战时状态创造的奇迹!”
幼时同学的惊讶让沈善修隐约感觉一丝自豪,外国人的称赞和惊讶是对西北成就的承认,同样是对中国巨变的承认。说话时沈善修脸上带着浓浓的得意,西北工业速度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迹。
战时状态是西北工业的特点,完全受益于司马从后世苏俄卫国战争时东迁工业中提取的成熟经验,速度!这是当时东迁工厂最根本的要求。当时苏俄东迁的1523家大型企业,其中大半都在西伯利亚以及中亚荒原上重建,并在半年内恢复生产。其中太多的成熟经验值得西北借鉴,成熟的经验是西北工厂建设速度的根本保障。
在此之前建立一家大型机械厂仅修建厂房就需要半年甚至一年,而采用苏俄战时模式,先标定厂房位置,数十个施工队同时施工,在建厂房的同时夯实厂房地基、铺设厂房地面,随后安装调试机器,工厂所需要的一切施工完全同步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在厂房建成的同时,工厂已经投入生产,在生产中重新调试,过去需要两年才能建成的工厂,现在只需要半年,尽管基建投资额因而增加数倍,但提前一年半投产带来的利润远超过基建增加投资。
“嗯哼!这些我都在报纸上看到过了,你们创造了一个全新模式,甚至英国、法国、美国的工业专家都跑到这里学习战时建设模式。不过我想他们更想学习西北的生产模式,同样一家工厂同样的机械,西北工厂的生产效率是美国的十五倍,我想这才是美国企业家想学习的东西。沈,到底是谁发明了这种生产模式?”亨利·卢斯点头说道。
在来中国的邮轮上亨利·卢斯碰到从美国来的技术人员,到中国是为了学习“西北生产模式”,一个全新工业制造模式,他们最常说中国工厂效率是美国的十五倍。十五倍是什么意思?难道中国人的体力是美国人的十五倍?如果不是体力那又是什么?那是因为美国的浪费是中国的十五倍,最大的浪费是人力浪费,智力浪费。
在西北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连材料运放都完全精确到秒,而且每个工人身边都有一条线,任何一个人发现问题,都可以拉这条线,然后让整个生产线停下来,发起全民“改善运动”。
“呵呵!哪!就是他!”沈善修笑指着餐厅中央悬挂的一副照片说道。在西北家庭的客厅、公众场合悬挂司马肖像早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礼节。
所谓西北生产模式最初源于一份司马交给西北公司经理穆藕初的《工业生产优化建议》,谁能想到那份建议在经过两年使用后,竟然成为被各国推崇的“西北生产模式”。当然不会有人知道那份《工业生产优化建议》实际上源于后世“日本丰田生产模式”,因为这个生产模式诞生于日本丰田公司,所以管理界以丰田来命名,它的创始者者是大野耐一,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它不是一套理论知识,而是一套实实在在的实战经验。
它的实践准则很简单,就是及时生产与不制造库存,这个道理虽简单,但非常重要,所以后世世界上很多企业都将此生产模式奉为法宝,因为它能大大降低成本与有效提高效率。但真要应用好它,可不能光说,关键还在于要有足够耐心与恒心执行。而在西北每一个工厂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足够的耐心与恒心。
流水线与新生产模式结合成就了西北工业生产速度。在一些机械零件加工制造上,欧美需要几十分钟,但在西北只需要几分钟甚至一分钟。生产效率的提高,严格的生产流程控制,使西北工厂生产出质量最高、价格更低的产品,而这正是外国人学习的。
“你是说他?是他发明的?”亨利·卢斯惊讶地望着餐厅正墙中央悬挂的照片,很难想象被美国企业界奉为上帝法则的“西北生产模式”竟然出自一个政治家之手,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如果真实的话或许将是一个轰动美国的大新闻。诗人、政治家、经济学家、成功商人,相比于西北及中国工业奇迹,他本人更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奇迹,好像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专访,如果他接受自己采访的话,他传奇般的经历必定会让全美国为之疯狂,而自己也将会因为这次专访功成名就。
在心中打定注意后,亨利·卢斯微笑着紧盯眼前的朋友,自己必须要在他成为总统之前采访他。
“我的朋友,你可以帮我约见他吗?让他接受我的专访。”
沈善修不可思议的回敬亨利·卢斯:“我……帮你?天!我只是一个建筑师!”
第181章京畿戒严
羞辱!堂堂一师参谋长以及一排警卫,竟然会被十几名西北军便衣军警解除武装,软禁长达三小时,李济臣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受此羞辱,尽管便衣军警看似客气,在释放自己时还归还了武器,带头的那人甚至还开口道歉,但加于已身的羞辱一定要加倍偿之。
“子玉,被西北军收买的混账东西已经被我控制起来,我们即刻再次通电全国,澄清先前通电是被西北军收买的军官擅自发出的电报,……”李济臣怒不可遏的冲吴佩孚大吼,在自己被西北军放回的时候,李济臣曾想过回师部夺取兵权,但见吴佩孚已经回到师部,李济臣就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夺取第三师兵权。如果不是吴子玉一再坚持要去和蒋作宾会面,西北军就是收买通讯官,自己就是去查“西北间谍”,又怎么能让那些混蛋抓住机会,假吴佩孚和第三师官兵名义通电全国。
“谁会相信?”吴佩孚反问道,再次通电全国否认前份通电,自取其辱罢了,此事自己做不来,身为长官竟然连自己部下都控制不了,即便此事结束,自己也会被撤职。而且从老虎背回来途中,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官兵因自己的通电而面带轻松,不用和西北军打仗了,一直提心吊胆的他们终于可以放心收了,就是重新通电全国解释,又有几个人会信,又有几个兵愿意打。
李济臣被问倒了,就是现在通电全国又有几人相信,最后反倒落下反复无常之名。
“西北军投下的传单给官兵指明道路,逃到对面留下来可以得到工作、想回家奉上路费,有这条退路谁还愿意打仗,现在军心虽不稳,但仍勉强可系,如果再次通电只怕……电告大帅我吴子玉愧对他栽培之恩!”吴佩孚无奈叹气道,打蛇打七寸,西北军这么做是算准了自己最后无论如何都会接受现实,默认通电是由自己所发。
“子玉只怕……”面对面色悲凉的吴佩孚,李济臣话到嘴边又吞回来。
对李济臣想说而没说出的话,吴佩孚当然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矣,学生军就要通过南口,既然决定“认了”,就认到家吧!
“命令部队,学生军通过时列队,绑腿打好、靴子都给我擦亮,第三师虽说中立了,但也不能让他们轻瞧咱们,咱们得保住北方军最后的脸面!”
“是!”李济臣曾想过如何向表兄交待,现在反而没必要交待了,作何交待都晚矣,不若趁此机会早做打算,为自己谋个好出身吧!
在李济臣胡思乱想之际,吴佩孚凄凉地望着东南方,心中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