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节(1/1)
这个听证会就是第四类听证会。
望着慷慨陈词列数陈树藩出任陕督以来所犯种种罪行的陕西省议会议员,虽然未记住他的名字,但吕仁忍不住在台上双手为其鼓掌,不在于他发言多么精彩,而是他的发言正是自己所需。
“主任真正的高明之处或许就在于此吧!”吕仁环视会议室内众人心中如此想到。
无论是舆论咨询委员会或是联合议会以及下设的各个委员会,所有这一切都是出自主任的“发明创造”,尽管这些创新一定程度上是为西北的扩张服务。虽然西北推行自上而下的军国民主义、国家主义,但是有了联合议会和听证会,西北则成为世人眼中最民主之地,因为西北国民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吕仁看来,由主任发明创造的联合议会听证会制度实在高明至极,听证会制度的推行,除了使西北成为中国“民主、自由”的代表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民意!西北大多数决策都是以民意为基础,以国民意志为意志!
“……身为陕省议员,必须为陕省民众谋富祉。在这里我希望诸位委员能够正视陕西省民众的呼声发兵陕西,解陕西民众于倒悬!”发言即将结束时余振源大声疾呼,虽身为陕西省议员,但几年来富平大户的余家并没有因自己为省议会议员而少受盘剥,从陕西一路逃到西北,为的就是寻求公道,求西北主持公理!
余振源话音一落,会议厅立即喧闹起来,旁听席上陕籍移民纷纷鼓掌为其喝彩。
“咚、咚……”虽然心中为这位陕西议员喝彩叫好,但身为国和委主席吕仁还是需要尽职责维持会场秩序,保持中立地位。于是吕仁便敲响手中木槌,槌声一响原本喧嚷的会议厅立即静下来,陕省移民在西北生活数年或数月,早已明白纪律是什么,是生命。
“余议员,出兵之事兹关体大,陕省为自主省份,对陕省诸事,听证会结束后本委员会必会提请联合议会商讨,请下一位发言者。”
……
夜已经很深了,15号街区的高级住宅区内,路灯挥洒橘色柔和的灯光,在门牌号为036号宅院附近,几名身穿中山装的人来回走动,这处没有高墙围绕的院子是司马的住宅,尽管已经到了午夜但院内那座欧式别墅二楼一个房间内依然亮着灯,偶尔会有一道人影映在窗帘上。
深夜仍未睡下的陈婉云想起一年半前他对自己的承诺,“等这一切结束后我就娶你!”一年半以来,自己一直在等那一天的到来,不过好像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战争好像永远都打不完,先是俄罗斯,现在又是青年近卫军进军京城。
一年半以来,自己一直在野战医院尽力帮助伤员,每天从前线送回的伤员日渐增多,每当看到躺在床上强忍痛苦的伤员,陈婉云都会想到在他们家乡是不是同样有恋人或爱人在等待他们。
“为了祖国!”在伤员看来自己做出的牺牲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国家尊严,同样是为了……。
“铛、铛、铛”屋内钟声打断陈婉云的思绪,她不由抬掀起漂亮的眼睫望了一眼钟表。
“啊!两点了!怎么还没回来?”凭着对司马的了解,陈婉云知道今晚一定会有大事发生,否则他绝不会这么晚还没从办公室回来。不错,陈婉云的预感是正确的,今晚的确有大事要发生。
在边防军战时指挥中心会议室内,司马正在召开边防军参谋部战前会议,商讨出兵关内诸省战略。尽管参谋部早已制定出出兵陕西等省的作战方案,但是在具体行动前,仍然需要最后一次会议协商,作战会议已经进行数小时,司马听取了多个作战方案,为这一天参谋部投入太多的精力。
“边防军现在是否有能力同时出兵四川、陕西、河南三省,并长驱直入河北、安徽、山东等省?”司马扫视室内边防军高级将领,尽管他们表面平静,但却掩不住狂热的眼神,显然出兵关内统一全国早已成为参谋部的共识,对此他们跃跃欲试。
出兵陕西已成定局,一直以来留守西北的二线、三线部队已经开始行动,就在会议进行时,部队已经离开军营,乘火车、汽车进抵预定集结地,表面目标是出兵陕西,武力解决陕西问题,但出兵陕西只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下一步将是四川、河南甚至于大半个中国,这对于边防军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参战部队之多、涉及地域之广、人口之多都是第一次,边防军三军将第一次真正协调作战,甚至包括从未投入实战考验的警备舰队。
“有!”蔡锷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坚定而简短。过去蔡锷更倾向各省自治,而现在则更倾向于西北模式,毕竟西北模式已经被证明最适合当前中国,无论黑龙江或是xīn • jiāng、山西并入联合议会后民生趋于稳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甚至连农民收入都增长数倍,而且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如果两年前初来西北时,西北意图武力统一中国,蔡锷一定会反对,但现在蔡锷认为统一是国家发展进步唯一的选择。
作战室内近百名高级参谋,他们来自全国各省,为同一个目标来到西北,为了那场性质已经改变的国战,而现在一个全新目标,实现国家真正统一再一次将他们聚成一股绳。
环视这些将军司马站起身来说:“诸位自共和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半分裂状态,半分裂国家使得我们无法整合全国力量,对外抵御列强入侵,对内发展国家经济、提高国家整体工业水平。实现国家真正统一是多年来每一位仁人志士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将在你们手中得以实现。将军们!请不要忘记你们的职责!荣誉、责任、国家、奉献!祖国感谢你们!”话音一落司马便转身离开作战室,自己不是军人,打仗的事情自然有这些职业军人来做。
“请先生放心!不久之后,一个统一的中国必定屹立亚洲之巅。”作战室内的参谋们同时起身立正敬礼,所有人都看到司马转身时表情沉重。
“你会后悔吗?”走出战时指挥中心的司马望着东方露出鱼肚白的天空口中喃喃自语,没想到三年后自己还是违背了初衷。周围宪兵崇敬的目光使司马颇为欣慰,“希望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司马微笑着自语道。
第180章上帝是中国人?
辽阔的大西洋海面风平浪静,星星在天空中闪烁,星光映衬在平静的海面上,使人产生置身于仙境中的错觉。驶出德国基尔港已经十九天的潜艇编队排成行列缓缓前进,浮在海面上的潜艇犹如蓝鲸一般缓速航行。
艇舱内昏暗的橘色灯光下身穿德国海军潜艇兵制服的艇员们在各自岗位上工作,虽然船员每隔8小时换班轮值,但长时间的远航加上潜艇舱室密闭的生活环境,早把他们的生理时钟打乱了,因此潜艇夜航时舱内灯光调暗,清晨时转亮,好让水兵有昼夜的感觉。三餐也有早餐、午餐和晚餐之分,尽可能分解水兵长时间航行带来的枯燥。
“丁,我们已经比原定计划超出五天,按照现在的速度,食物恐怕不够支持我们到达阿比让,我们要做好最后四天没有食物、甚至没有淡水的准备。”趴在海图上再一次计算了所需时间,面带疲色的马克对丁力云用掺杂生硬中文的德语说道。直到十六天前编队突破北海封锁线后,马克才从丁力云处获知目的地在法属象牙海岸阿比让港。
正如离开基尔时马克所说,潜艇编队穿越北海封锁线时有惊无险,真正的考验是在通过北海封锁线后的十天中,期间潜艇编队数十次遭遇英国人反潜编队、拖网渔船,为了摆脱可恶的英国佬,潜艇编队一次又一次调整航向或是深海静停,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燃料、时间、食物。
为了尽可能多的携带燃料和机械备件,艇内食物被压缩到最低标准,甚至只准备了海图计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