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877节

第877节(1/1)

目录

拉炮绳。

“轰!”伴随一声巨响,旧式1英寸架退炮猛烈后坐,在炮架上阻尼筒作用下停顿下来,炮身在重量作用下,顺着有一定坡度的滑道缓缓复位,同样一幕在喀山城外多处要塞炮塔处上演,外围要塞炮塔大都装备从喀琅施塔得等炮台调来的上世纪生产的旧式大口径架退炮,尽管火炮非常老旧,但威力却毫不逊色。

“为了沙皇!”呼喊口号挺着刺刀的近卫军官兵,并没有在意头顶呼啸而过的炮弹,800磅重炮弹发出的尖啸,绝不是普通中小口径炮弹所能比拟,似乎要撕碎天空。瞬间数百发炮弹落入黑色散兵线中,数百团白色、黑色烟云和橘红色烈焰升腾而起,残肢断体被四散抛出,黑浪般涌进的冲锋在密集弹雨下停滞。

“操,可惜重臼炮射程不够,要不然有你们受的,先让你们舒服一会。”炮校观测汽球上的观察员透过炮镜观察远处如巨大坟包的堡垒炮塔气愤得骂道。尽管从航拍照片和赤卫军中传出的情报显示,赤卫军耗费大量人力在城内外,以海岸地区调来的海岸炮为主,构成喀山防御火力核心。

但边防军炮兵和空军对此仍然无能为力,堡垒炮塔四周是厚达一米的砌石,顶部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而且还有数米覆盖土层,对于堡垒化的炮塔,只有重型臼炮营装备的5式305毫米臼炮可以击毁,但重型臼炮射程有限,至少在近卫军打到堡垒外围之前,重型臼炮只是个摆设。

“雷鸣,注意隐蔽,俄国佬开始发威了,调整目标方位r-36a,j-24d……破障爆破弹五发,覆盖射击。”汽球吊篮上的观察员边提醒战友边在地图上标定赤俄炮兵阵地,通过电话报出方位。赤俄炮兵在炮击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方位。尽管炮兵师的榴弹炮、加农炮无法威胁拥有坚固工事保护的重炮,但赤俄野炮阵地的简易工事却无法承受榴弹炮的炮击。

“目标方位r-36a、j-24d……破障爆破弹五发。”得到目标方位后,炮一师重加农炮团24门152毫米远程加农炮调整目标方位。152毫米远程加农炮是以法制155毫米gf加农炮为原型制造,是边防军炮兵部队最新锐的武器,边防军目前仅建有四个重加炮兵团,而在欧俄就布署了两个重炮团。

“放!”随着军官猛地甩下手中的小旗,伴着轰鸣声24发重磅炮弹飞向了目标。

赤俄炮兵的反击此时已经放慢,周围一切似乎都在燃烧,有青枯的杂草有近熟的黑麦。炽热的弹片在距离赤卫军前沿不到两百米的开阔地间交错纷飞,在炮弹冲击波中军装被撕碎的近卫军士兵惊恐的东奔西突,纷纷被炽热的弹片夺去生命。

趴在弹坑中手拿指挥刀的军官使劲吐出嘴中沙土,身边是面色苍白,紧张不已的士兵,趴在杂草黑麦丛中,被赤俄排炮吓得瑟瑟发抖。

“士兵们忘记敌人的炮火吧!上帝与我们同在,从西伯利亚直到现在我们从没后退过,这次也是同样,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不成功便成仁,为了俄罗斯,为了信念,抬起你们的头向前冲锋,乌拉!”弹坑里的军官突然大吼着跳出弹坑,跌跌撞撞、笨拙的挥舞指挥刀向前冲锋,越过一个个弹坑、土堆,竭力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不忘踢打趴在地上的士兵,督促他们冲锋。

他忽略了头顶炮弹撕裂空气时的呼啸声,一声巨响,挥动军刀的军官背部猛然感觉到有股灼热的气浪向自己涌来,这股可怕的力量将他整个人推离地面,与此同时感觉身体好象被撕成了两截,在最后刹那,他看到原本趴在地上的士兵冲锋了。

土木工事内笼罩着刺鼻的硝烟,身穿单衣的炮兵在指挥员命令下,不断将炮弹推入炮膛,拉动炮栓以最快速度发射炮弹。

“坐标3200~2100、视界19,偏差45,……”将耳朵贴在电话上的指挥员大声传达新坐标,但话声未落,头顶就传来木梁被撞碎的声响,在目瞪口呆中一道黑绿色影子撞碎工事顶的木梁后直穿入工事内。

“轰!”炮位工事内的木梁和火炮被剧烈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抛到半空。

“乌啦!”在军官的带动和踢打下,原本被炮击吓得瑟瑟发抖的近卫军士兵努力站起来,狂呼口号挺着刺刀冲向赤卫军战壕,原本肆虐的炮火减弱了许多,再也不像先前那般密集,赤俄炮兵好像哑了一般。

从战壕旁未炸垮的工事内涌出侥幸在炮击中幸免于难的赤卫军官兵,面对汹涌而来黑色浪潮,在政治委员和指挥员率领下纷纷扣动扳机,马克沁机枪喷出的弹雨扫入黑色浪潮中,如同镰刀划过麦田将数十人掠倒在地,对他们来说后退意味着死亡。

靠在战壕壁上的一个年轻赤卫军士兵尽量将胳膊肘放稳,将脸颊贴住枪托,避开逆光搜寻目标,一个肩上镶穗带的白卫军官落到他的眼中,挥舞指挥刀的军官似乎在大声呼喊着什么,将准星对准白卫军军官脑袋,士兵扣动扳机,击发后立即拉动枪栓,而白卫军军官已经变成一具死尸。

阵地前无数刺刀发出的寒光距离越来越近,在距离缩短到数十米后,手持转轮shǒu • qiāng的政治委员感觉到一丝寒意,想到军事委员主席的讲话,政治委员咬咬牙朝身后大声呼喊:“光荣的赤卫军战士们,祖国的生死存亡就在你们身后,是享受自由或是被奴役,将由你们决定,为了苏维埃,为了俄罗斯,乌拉!”随即挥动shǒu • qiāng纵身跳出战壕,战壕里的士兵和其它政治委员也跟着纷纷跳出战壕,挺着刺刀向冲至阵地前的敌军发起反冲锋,在赤卫军前沿几十米处,黑色和灰色浪潮猛地撞击在一起,用刺刀厮杀肉搏。

“俄罗斯人也很勇敢不是吗?”见奥伦堡军不计伤亡,攻克俄军第一道战壕,黄维疆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俞明辉说道。赤卫军的顽强黄维疆深有体会,如果奥伦堡军不是倾巢而出,依靠三个波次人海淹没了反扑的赤卫军,恐怕惨败的会是近卫军。

“如果没有三个炮兵师屏断炮击,切断前沿赤卫军和后方联系,奥伦堡军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如此密集的冲锋队形,估计他们的伤亡至少超过20%,真亏他们和德国人打了三年,依旧采用炮兵削弱敌军防御,炮击停止,步兵密集横阵队形冲锋前进老战术,白瞎了。照这种打法,要打到莫斯科,近卫军就是再补充一百万兵力都不够。”对于俄国人的勇敢俞明辉深有同感。

但对于这种打法俞明辉不敢苟同,俞明辉认为这种过时的战术实在是愚蠢至极,而俄国人不思变通更是不可救药。传统炮兵掩护、步兵密集队形冲锋战术早已落伍,长时间炮击会让敌人警戒,炮击时间过长让敌人有时间调动预备队,在炮击停止时投入战线防御,欧洲战场之所以僵持不下,正因为这种落后的战术。打了三年仗没有一丁点儿长进,在俞明辉看来已经不能用愚蠢来形容了,如果不是为了节约炮弹,恐怕他们根本就不会接受边防军参谋人员提出的重点短暂猛烈炮击、脆弱点突破的概念。

“不过场面震撼人心,如此狭窄地区,四万人分成三个波次冲锋,啧!啧!凡尔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他们多死点人对咱们……。听说那个达莎都追到这里来了。”俞明辉的指责黄维疆不以为然,但话说了一半,就机警的打住话题。俄国人的死伤黄维疆并不在意,潜意识之中黄维疆倒希望能多死点人,削弱俄罗斯的实力绝对符合中国利益。

“或许这才是司令部的本意。”想到部队越过乌拉尔山之后的种种表现,黄维疆隐约猜测出司令部和自己的想法恐怕是一致的,尽可能削弱俄国人的实力。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黄维疆就压回心底,有些事情难得糊涂,这不是自己该考虑的问题。

“可不是,二连阎二柱那愣小子憨人有憨福,一件短衫换回个媳妇,如果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