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节(1/1)
听到徐树诤的话,眉头禁不住一皱,同时诧异地看着他,显然没料到他会如此表态。
“总理,西军那群土匪是不能留着他们,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也必须给国人一个交待。然而绝不能由西北去做,即便是要剿灭西军匪兵也要由中央去做,中央出面,可以确保甘肃不失,但是如果由西北去做,正好假机吞并甘肃。”徐树诤随即开口说道。
自从西北军悄无声息吞并山西之后,徐树铮便对这个近在咫尺的邻居提高了警惕。西北绝非国内任何一派军阀或政治势力可比,其拥有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复兴党各省党部遍布全国,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高举绝不内战的大旗,在道义上占尽先机,至少在国内民众眼中就是如此。
但是在徐树铮看来所谓“绝不内战”不过是西北口头宣传罢了,他们只不过巧妙地把野心伪装起来。姑且不论其以戍边卫国巩固边防的名义吞并xīn • jiāng、黑龙江两省,山西副议长高洪被刺案至今仍然没有结果,却使得山西加入联合议会实施所谓联防自治。
“对于一个信奉不是朋友即是敌人的地方政权而言,相信他的和平许诺,就像绵羊相信豺狼承诺绝不吃羊一般,没有一个无懈可击的借口,西北军不会擅挑内战,但如果得到一个完美借口之后,西北军绝不吝惜用武力解决问题,以军法治省的西北血管里流淌的是好战的血液,他们想当中国的普鲁士,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当宁海军屠杀西北毛商事发后,受日人控制的《奉天时报》曾如此描述。
当徐树铮看到这篇文章时,如果不是知道文章作者为汉奸的话,几乎要将笔者视为知音。借口,徐树铮同样认为西北之所以成天鼓吹“和平建国”、“实业救国”、“绝不内战”,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掩饰野心,在国内树立形象,一旦找到合适的借口,立即以一种非常无奈的作态,去做曾口口声声反对的事情,内战、武装统一。而现在甘肃宁海军屠商和西军屠杀给西北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借口,解民于倒悬,有比这更完美的借口吗?
“我们现在必须立即电令西北不得擅自进攻甘肃,此事必须交由中央处理,同时陆军部下令解散西军,命令甘督张广建负责羁押西军高级军官,由中央建立特设军事法庭审判涉案人等,当然西北可以派人参加特设军事法庭对西军的审判。只要保住甘肃,就切断西北、西南联成一气的可能。我已经让陆军部发电给张广建以及甘肃汉四镇,如西军有所异动即以叛军处置。”徐树铮对段琪瑞说道。
西军所为固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是站在中央立场,防止西北吞并甘肃进而切断其谋占西南的可能无疑是更为重要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目前中央的成立。可惜的是甘肃和河南之间隔着陕西,否则驻河南模范军第十一师即可直入甘肃,彻底切断西北军侵吞甘肃进而谋占西南,可惜,现在只能假张广建以及甘肃汉四镇之手。
“总理,我已经以陆军部和国务院的名义发电西北、甘肃。”一直以来作为段祺瑞的亲信和心腹,陆军部或是国务院半数之政令皆出自徐树铮之笔,往往都是先下令后奉告段本人,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而段祺瑞对其无条件的支持,则是徐树铮如此行事的根本原因。
“又铮,张广建和汉四镇能打下西军马队吗?还有我们那位小老乡会怎么想?”段祺瑞反问道,但随即叹了口气,这声叹息算是认同了徐树铮的意见,但仍不免对的时局有些担忧,西北会接受陆军部的命令吗?
同治二年八月河州西乡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被推举为“都招讨”,协同马悟真、马海晏等人,指挥回队攻打河州城。河州城防坚固,清军在城内汉族民众支援下,据险死守,马占鳌连攻不克,损失颇大,遂改变策略,实行长期围困的战术,经过四个月的围困,到同治三年正月,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清军被迫弃城突围,被以逸待劳的回军歼灭,随后马占鳌杀进河州城,将帮助清军守城的万余汉族民众全部处死。
河州之战,是以后盘踞西北近百年的马家军“奠基之战”。一支回族、马姓、能骑善射、以河州籍为主的军队开始建立,在马占鳌的指挥下,马家军四面出击,很快攻下北至黄河,东至洮河的广大地域,所辖人口数百万。面对西北地区的动荡形势,同治五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率兵镇压。左宗棠采取三路进兵的策略,稳扎稳打,先剿灭陕西回军,随后兵发宁夏、甘肃。
到同治十年,除马占鳌外西北回军大多被剿平,多数回军首领全家男子被杀,女子流放。左宗棠集中四十多个营清军进逼河州,准备一举荡平马家军。
面对优势清军,马占鳌背水一战,采用“掏心”战术,里应外合于河州太子寺大败清军,清军一退百余里,仍未稳住阵脚,左宗棠已做好指挥部队再退的准备,这时,马占鳌却采取了谁都没有想到的一招:乘胜乞降。
而正是这一招乘胜乞降奠定西北马家军的基业,马占鳌率部投降后,又向左宗棠表演“负荆请罪”一幕,更博得左宗棠好感,遂将起事回军全部改编为官军,马占鳌被任命为督带,马悟真、马永瑞、马海晏等重要将领被任命为管带,仍驻守河州地区,以实行“甘人治甘”的策略。
从那时起位于甘肃、青海交界处的河州,便成为马家军根基所在,这里是马家军的天下,马家军在此根基很深。马家军大多数军官、兵卒,都是河州籍人,马家军许多家族、亲属,祖辈大都居住在这里。这支基本以家族、血缘和宗教为纽带的马家军,起自河州、以河州为基四向发展。
在共和后,因第一任甘督赵维熙为维护统治,在甘肃实行以客制主、以回制汉、回汉八镇分立,终致全省分裂而不能政令统一,但得到赵维熙扶持的马家军因而势力剧增,占据甘肃、青海、宁夏大部地区,几乎控制了整个甘肃,以至于马安良甚至于被好事之徒称为“西北天子”。
尽管河州城属汉四镇中裴逮淮所部驻地,但在河州城周围,却有马家军头目的许多宅第。马家军的高级将领大都在这里建有大公馆,修建得像皇宫般奢侈,而在当地最为阔绰、豪华的当属马占鳌建的大公馆,这座公馆分上下两个部分,仅上公馆占地200余亩,原来此地是一个300余家的小村庄,当年修公馆时,当地老百姓被赶走,房子也被其强拆,历时四年方才建成极尽奢侈的马家公馆。过去当人们从马公馆门前经过时,总用一个仰慕的眼神看着这座极尽奢迷的高墙门弟,而今路人看到马公馆门前林立的西军兵丁时,却用一种怜悯的眼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人难掩眉间的喜色。
通过收音机、报纸所有人都知道,横行霸道甘肃50余年的马家军这次没准真完了,这些年西军在甘肃各地大肆抢掠早已让不少人恨不得食其骨。
“……官军戮民,恃武劫掠,即为匪军。马家匪军所过之处、皆万室焚烧、百物荡尽、生灵涂炭、群尸山积,其罪为不恕,……”
“啪!”报纸上的内容让马安良猛地一拍桌面,怒视面前的西军官佐。廷瓤此次率兵进袭西北,如果没有这些人配合,自己绝不会被蒙在鼓里,西军上下都瞒着自己,他们把西军带上了一条死路。马安良忽然心灰意冷,廷瓤这次带走六千骑是西军左右两路之精锐,但刚过贺兰山六千精骑就折去大半,其它的大都溃逃回贺兰山。而廷瓤等人生死不明,西军精锐一战而尽,没有精锐马队,西军还是西军吗?
“五爷,兰州那边传来了话,中央要求西北军原地驻防不得擅入甘省,陆军部电令西军立即解散,所有武器装备皆移交督署,兵丁就地解甲,过时以叛匪计,所有官佐皆移交中央接受军法审判。张广建已经在兰州动手,还有陇东张兆钾,陇南孔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