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节(1/1)
十多天前,一群汉商开着大车私自闯进青海,用茶砖、布匹、日用品从各地蒙藏牧民处换羊毛,他们给的换价足比自家商铺开出的换价高出三成甚至于四成,一块粗叶制成的十八斤茶砖换二十斤羊毛,搁在自家商铺里同样的茶砖至少能换三十斤羊毛,羊毛是现在统治养军的经费来源,也是宁海军各级官佐最大收入来源,毕竟各级官佐同样设铺收购羊毛,以贩卖到包头谋利,而现在这群私商冒然出现打破了青海的规矩。
“50万斤!这十几天他们至少收走了50万斤羊毛!”马背上的马腾凤在心里盘算着这几天从各个蒙藏帐房那里统计的数字,开着大车的私商一次卷了几十万斤羊毛,在青海可能不值300万,可是如果运到包头、西北、张家口、天津等地却能值几千万!
“兄弟们,快点,等拦下商队,缴获得茶货兄弟们分五成。”想到那些羊毛的价值,马上的马腾凤不禁吞了吞口水,命令部队加快速度。马腾凤之所以带骑五营八百多号兄弟十天来不分白天黑夜的奔波,就是冲着羊毛,按照宁海军规矩,若是缴获羊毛自己至少可以分到三成。
“管带大人,汉人商队正在日月山收羊毛。”就在这时前方跑来数乘快骑,是马腾凤派出的侦骑,在草原上马是跑不过汽车的,所以马腾凤才会派出十几队侦骑搜索车队停在那,草原上的蒙藏牧民只接受易货,大多数人根本不认得银元、票子之类,易货耗时耗力,只要车队一停下就别想走。
“兄弟们听好了,看到汉商就开枪,不要让他们跑了,缴获得汉货兄弟自取五成,记住不要毁掉那些卡车。”马腾凤毫不犹豫的下了命令,在马腾凤看来如果下手犹豫,商人一旦开车跑了,想追都追不上,最好就是他们上下货时,趁其不备干净利落的解决他们。之所以又强调一遍不准毁卡车,是因为统领大人特意交待要留卡车运羊毛,青海虽然富产羊毛但是受限于运力只能用骆驼、马队外运,每年只有两成羊毛能运出去,其它的还是和过去一样丢弃无用,卡车可以把更多的羊毛运出青海。
日月山属祁连山脉,古时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日月山古时候称赤岭,得名于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皇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宝镜”摔成两半,这就是为什么把“赤岭”称为“日月山”的原因。
此时日月山下绵延的藏民毡包前显得热闹非常,来自附近的藏民赶着牦牛、骆驼驮着平日里大都只能用来沤粪的羊毛来这个临时新集换取茶砖、花布,汉商的换价远比回商更优惠,即便是平日里示好回回的千百户也不会拒绝直接和私闯青海的汉商交易。
“快点,让力巴赶紧把毛扎实抬上车,咱们在这里已耗了三天,这地方不能再呆下去了。”面对眼前热火朝天的交易场面,陈富财已经没有了初次交易时获得暴利的兴奋,心里的不安感反而越来越强烈,看着那些像抢一样用毛货换茶砖、花布的藏人、蒙人,陈富财知道至少在日落之前,自己的车队别想离开这个新集。
尤其从千百户口中知道宁海军已经派兵追杀消息之后,更是恨不得立马离开青海,钱固然重要,但至少得有命花吧!自打车队进入青海,半个月来车队就是利用卡车的速度和宁海军周旋,把青海视为禁锢的宁海军绝不容他人染指暴利的青海毛货生意。
“娘的!这里的羊毛贱得就像草一样,连一块钱都不值的大茶砖在这就能换上二十斤西宁毛,难怪他们愿意出十万大洋让咱们护镖,这些西宁毛运回包头至少能挣十倍利润,要是他娘的早知道,咱也带些货来,走这一趟镖挣得钱都够娶房媳妇了!”衣着破烂的藏人、蒙人用一驮值数百元的羊毛换上几块茶砖、几尺花布时兴高采烈的模样让站在车顶上背着步枪的于栓心里发酸。
和镖局其它镖师不同,于栓不过是刚入镖局的镖丁,自然不能和其它镖师一样,来的时候大都夹带几十块茶砖之类的物件和牧民换羊毛、皮子,否则眼下心中也不会这般不平,镖局有镖局的规矩,镖师可以在押镖时顺便带些杂物,顺便挣些额儿钱,而镖丁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而此时站在车顶上放哨的十几名镖丁,大都双眼放光地看着镖师在那里和藏人比划着手势,换皮子、毛货这些东西运回西北就是大把的票子,心中嫉妒不已的于栓甚至没看到远处草原上扬起的阵阵尘烟,忽然间绵延数里的尘烟慢慢向两侧散去。
“轰……”陈富财诧异的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如雷鸣般的声音。
“打……雷了?”
“东……东家……宁……宁海军!”原本站在车顶上的镖丁朝轰鸣声传来的方向望去,突然惊恐的大声叫喊道。听到镖丁的喊声,一直心神不定的陈富财见雇来的力夫仍然在朝车上抬毛包,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叫着让他们停下。
“快,快上车,别抬了,赶紧走。”从散商口中,陈富财知道一旦自己落到形同土匪的宁海军手里会是什么下场,轻者失财、重者丢命,此时陈富财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逃,赶紧逃。
当陈富财被突然出现的宁海军吓得脑中只剩下逃字的同时,在西北却因为一家三流小报的头版头条而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有很多时候风暴总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当《公平报》在头版刊载了《似是合法?》的报道之后,这篇长达万字的报道就像在西北扔下一枚重磅炸弹一般,人们被报纸上的报道惊呆了。
距离西北仅几十公里的张家口官场之糜烂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更让人发指的是官员所为,如:官商勾结、逼死人命这一切在所有人眼中根本不可能在西北发生,但是现在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且就在距离西北市仅咫尺之距的张家口,一个以西北的卫星城存在的城市。
“这是真的吗?”每一个看到《公平报》的市民都不禁问道。作为一个发行量尚不足万份的小报,人们在心惊之余不禁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毕竟报道中的一切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在他们看来西北或许是中国最后一块净土,而现在《公平报》上的一切打破了人们的幻想,世界上从来就不曾有过净土。作为西北超过300家报社中的一员《公平报》是以“唤起民众爱国,开通地方风气,扬人间之正气、指世界之丑陋”为宗旨,创刊不过半年余,发行量仅只有数千份,记者不过四、五人,这样一家小报突然在头版捅出张家口官场糜烂之新闻的真实性,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怀疑。
“主编,谢谢你!”看着头版上自己的文章,任明图发自内心的向面前的聂主编道谢。
“这是这个月的工资,双份,每个人都有,如果万一咱们被告上法院,到时候一旦赔偿的话,咱们报社也就可以关门大吉了。”低头审阅稿件的聂凤平扶了一下眼镜,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放到桌上,然后头也未抬说道,声音显得异常平静,似乎并不是在说什么大事,好像要关门的并不是《公平报》一般。
“主编……”看着平静异常的主编,任明图一下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站着。
“我已经和西北公报、希望报还有其它十几家报社联系过,他们愿意社里的员工到他们报社工作,其中也包括你,明图,到时好好干,有几位主编对您的魄力可谓是大为称赞,甚至《西北时报》周主编也打电话过来,说如果你愿意随时可到《西北时报》工作,我个人建议你去时报,周主编是司马主任的座上宾,到了那儿即便是张家口市政府也要考虑一二,到时周主编帮你从中斡旋一下,你应该不会承担什么责任,最多只需要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