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节(1/1)
团,对此我们从不怀疑,也正是因为对于边防军的信任,我国政府才会希望贵军在适当的时机进军突厥斯坦,切断德国人的物资来源,尽早结束战争。我不知道司马主任是否还记得一个事实,就是在历史上突厥斯坦曾经属于你们,甚至早在一千多年前,那里就是你们的。嗯!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就是管辖的那片区域,不知道司马主任是否对重置安西都护府感兴趣?”
第130章
“重置安西都护府?”朱尔典的话让司马心中禁不住一惊,看到朱尔典说话时眼中带着狡黠的目光,难道他们知道了?意识这个问题之后,司马感觉自己的掌心都已经开始冒汗,如果他们知道的话那么?如果他们知道突厥斯坦幕后的一切,那么西北和德国之间的秘密合作或许就会曝光,而盛怒中的约翰牛会做什么?不是司马可以想象的。一直以来西北都是以英美法在中国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而这正是为未来争取他们支持打下基础。
“公使阁下说笑了,现在别说重置安西都护府,就是维持现有国土不失,司马就倍感吃力了!更别说恢复唐制的安西都护府。”司马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朱尔典眼中狡黠的眼神,让司马感觉非常不妙,心跳不禁开始加速,生怕自己听到最不想听到的消息。见司马表情稍显紧张,朱尔典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被自己的话给惊呆了,所以才会如此紧张,任何人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会不紧张吗?
“果然,任何中国人都无法拒绝开疆拓土地诱惑,尤其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安西都护府乃是唐代时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名称,最大管辖范围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这一区域包括现在突厥斯坦大部分地区,重置安西都护府实际上就等于让西北占领那一地区,如此大的诱惑试问谁能拒绝。
“在土著军团起义之后,现在俄罗斯人已经失去了突厥斯坦,无论是莫斯科或是伊尔库茨克,现在首先考虑的是击败彼此,而不是收复突厥斯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俄罗斯已经永远失去了被土著军团占据的突厥斯坦。鉴于土著军团的残暴以及其为同盟国准盟友的身份,而中国又是协约国成员,此时应履行自己作为盟国的义务,消除突厥斯坦对于协约国造成的威胁,而英国将在未来和会上支持中国对该地区的占领。”朱尔典用一种非常平淡的口气说出英国政府许诺,似乎不是在说一件什么大事。
英国政府之所以慷他人之慨,根本原因是利益使然。半个世纪以来英国一直试图染指突厥斯坦,但是在俄罗斯强硬态度下,英国在中亚势力范围仅局限于阿富汗、南部伊朗。突厥斯坦自由军团起义让英国人得到整个伊朗,当他们准备再进一步的时候,柯佩特要塞前的惨败,让英国人缩回了跃跃欲试的爪子。
如果现在英国没有陷入与德国之间的战争,突厥斯坦更没有成为德国粮仓的话,英国政府绝对不会放过眼下吞占突厥斯坦的大好时机,白白把机会让给中国人,之所以会让英国政府做出这个心痛决定,根本就是迫于现实的无奈,英国自身没有多余力量解决突厥斯坦,更没有能力切断突厥斯坦对德国贸易出口。
粮食、棉花、稀有矿产等等无数的农矿产品都是德国和他们盟友迫切需要的物资,这些物资使德国拥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资源。本土战争部将军们甚至于悲观的认为,得到这些物资供应的德国将可以继续战斗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英国已经无法把战争坚持到三年之后,到那时或许只有通过体面媾和来结束战争,而这是英国政府无法接受的,所以突厥斯坦必须要解决,必须要占领这个德国的粮仓。
但随着约翰·尼尔森中将率领的远征军在柯佩特要塞前的惨败,战争部已经没有信心再一次组建远征军进攻突厥斯坦,至少在没有足够兵力之前。但是谁也没有勇气等下去,等到拥有足够兵力之后,再对突厥斯坦动手。所以英国需要另寻帮手。
“公使阁下,贵国对于西北边防军的信任和慷慨,我个人倍感荣幸,我们也非常乐意履行作为协约国的义务。但是您应该知道,现在西北边防军主力部队,尽数集中在西伯利亚、远东、以及黑龙江,我们根本没有多余兵力投入突厥斯坦这种边远之地,至少在俄罗斯问题解决之前,我们不可能有多余兵力投入到xīn • jiāng,用于对突厥斯坦的进攻。”
朱尔典表面上许诺西北军可以吞并突厥斯坦,但是英国人真会那么大方吗?这绝不是约翰牛的作风。在司马看来这是英国人在玩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游戏,所以毫不犹豫的回绝了。
司马的回答让朱尔典眉头跳了一下,他竟然拒绝了?而且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但是旋即明白了他拒绝的原因。
“您听过说《塞克斯——皮科协定》吗?”在朱尔典看来他所需要的或许是一个外交背书,如此而已,为了英国的利益,英国不介意签署一个新的《塞克斯——皮科协定》类似的外交协议。中国人控制下的突厥斯坦要远比在俄国人或土著人手中更符合英国的利益,中国可以控制那片地区吗?对此朱尔典非常怀疑,或许未来那里变成第二个外蒙古,谁知道呢?
……
莫因库姆沙漠荒芜人烟,连飞鸟都没有。午后的沙漠犹如一座滚烫的火炉,灼热的阳光炙烤大地,将原本毫无生气的大漠,变得更加死气沉沉,这里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烈日的炙烤之下,空气中没有一丝湿意。在这片没有生命的沙漠之中,一个漫长的穿着犹如乞丐的队伍在沙丘上艰难前行,沙砾在烈日灼晒下就像烧红的火炭般滚烫,人们走在上面只能不停地走,一旦停下双腿立即会感觉到烧灼的疼痛,而干燥的热风似乎又要夺去人们身上最后一丝水份,这支队伍是在柯佩特要塞前投降的英军俘虏。
“快走!”骑在马上的土著骑兵大声呵斥,嘴唇干裂的骑兵随手取下马鞍上挂的水囊,大口大口喝着水。
“咕嘟、咕嘟……”尽管马背上骑兵的喝水声听起来如此悦耳,但是低垂脑袋的战俘们只是偶尔抬头用一种羡慕、渴求的眼神望上一眼,然后仍然麻木地走着,他们行动变得更加迟缓和固执,人们诅咒干热窒闷的空气,艰难地向前走,似乎永远都看不到目标。
华生·史密斯艰难而麻木的迈着自己的双腿,和身边印度人一起跌跌撞撞的在沙地上走着。太阳曝晒下的沙漠,散发出滚滚热浪,热浪中让人感觉窒息。干渴和饥饿不断地吞噬着华生史密斯的意识,喉咙干得像是冒出火一般。
“哪怕只有一滴水也好!”史密斯在心中祈祷道,此时史密斯感觉自己的头越来越重,意识越来越模糊,脑中开始回忆家乡的那条小河,想象自己在小河中尽情游泳、畅饮。
“卟、卟……”就在这时史密斯听到身边响起一阵马蹄声,这个声音让史密斯立即睁开半闭的眼睛,史密斯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从马上下来的土著人用绳子系上一个摔倒在地的战俘,然后将绳子系到马鞍上。当史密斯从旁边经过时,史密斯看到晕倒在地的那个人,天!那个人是来自约克郡的威尔,史密斯曾经在德黑兰和他一起喝过酒。
伴着马鞭抽打的声响,土著骑兵发出阵阵狂笑声纵马向前飞驰,在马后拖曳着被绳子系住双手的威尔。
“啊……”身体与沙地摩擦时产生的痛苦让昏迷的威尔醒了过来,惨叫声瞬间撕破了原本沉寂的沙漠,他的身体不停抽搐、翻滚,身体与沙地碰撞发出可怕的沙沙声,在黄色沙地上留下一条数十米长的血路。
当土著骑兵停下把绳索砍断的时候,史密斯看到威尔已经变得血肉模糊,他躺在沙地上身体不断抽搐,当一个土著骑兵经过他的身边时,史密斯看到威尔冲他竖起中指同时大喊着:“去死吧!变成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