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节(1/1)
“稍息!”约翰·尼尔森用中将的手指轻触了一下帽檐算是回礼。现在远征军仅只有廓尔喀人还能战斗下去,所剩不多两个团的廓尔喀人是尼尔森最后依持,只有小矮子们还有战斗下去的勇气。自从失去空投补给后,阵地上情况日益恶化,储备的少量军粮已经耗尽,只得屠宰运输用和牲畜充饥,而人数众多和印度军人因为拒食马肉已濒于饿馁,只有廓尔克士兵由于天生韧性,再加之并未像印度人一样有食马肉的禁忌,使得他们可以一直支持到现在仍然有充沛的精力。
“我们可以接受每一名廓尔喀士兵的投降,将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并愿意用战士的荣誉保证他们绝对不会受到任何虐待!”或许是战士之间的惺惺相惜,也许是过去廓尔喀人在战斗中的顽强表现折服了那些野蛮人,他们对待廓尔喀士兵给予充分的尊重,没有屠杀、没有虐待,但是却不能改变廓尔喀人对大英帝国的忠诚,他们没有一人投降,这或许是约翰·尼尔森最自豪的地方。
“他们才是真正的战士!”看着面前碣色皮肤、来自喜马拉雅山下的小个子士兵,约翰·尼尔森如此想到。
“将军阁下!”这时一名司令部参谋军官跑了过来,敬了个军礼后,趴在约翰·尼尔森中将耳边轻声说几句话。听到参谋军官的报告,正在视察前沿的约翰·尼尔森立即折身返回了指挥所,尼尔森知道自己或许等到了一直以来所期待的机会。
“根据伟大的阿格那耶夫司令的命令,以自由的名义,我们现在做出以下保证,贵军在无条件投降后将会得到与其军衔相等的待遇,我们保证绝对不会杀死任何一名放下武器的英军官军,同时保证你们绝对不会受到任何虐待。”在英军一座简易的沙包指挥所内,来自自由军团的信使对约翰·尼尔森中将说出了来自阿格那耶夫司令的命令。
穿着平民服装的信使脸上带着十足的傲色,看着眼前的约翰·尼尔森和其它的英军军官时,眼中甚至带着怜悯之色。
“所谓的大英帝国被我们击败了!”在他出发的时候,阿格那耶夫司令已经把这个消息传遍了突厥斯坦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整个突厥斯坦几百个部族都陷入前所未有的狂欢之中,他们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现在只要英国人投降,那就会是一场完美的胜利。
此时没有任何人会在意一年多战争之中到底死了多少突厥斯坦青壮年,他们被自己取得的胜利迷花了眼睛,一种自满、自得的情绪正在突厥斯坦各个部族之间漫延。
“尼尔森将军,你们只有二十四小时的考虑时间,如果二十四小时之后,你们不放弃抵抗向我军无条投降,那么等待你们的将是一种突厥斯坦式的葬礼!”信使说话时显得神采奕奕,模样看来很自负,甚至于远比两个多月前尼尔森中将向柯佩特要塞派出的劝降信使更为自负,但是他的自负显然是有道理的,被十三万自由军团部队团团包围的不到五万人的远征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无条件投降,要么在自由军团的马刀下毁灭。
“如果其善待被俘英军的话,四万余名投降的英军,至少其中六千余名英国人就会成为突厥斯坦贵族手中的一个筹码,未来或许他们可以用释放英军战俘的方式和英国人恢复谈判,这对我们在突厥斯坦未来进一步行动显然是不利的,我们要的是突厥斯坦,而不是一个dú • lì的突厥斯坦王国或共和国!”石磊有条不紊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让突厥斯坦部族失去所有退路是在突厥斯坦行动的核心,但是如果善待英军战俘,无疑是为突厥斯坦找到了一条退路,突厥斯坦一旦倒向英国,对于西北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那意味着西北以及调查部的努力会以前功尽弃惨淡收场,石磊不可能接受这个结果。
“dú • lì的突厥斯坦王国或共和国!”石磊的提醒让司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司马从来就没有想过去建立一个dú • lì的突厥斯坦王国或共和国,未来的突厥斯坦是以西北的能源基地、稀有金属以及贵金属基地存在,同样也是中国纺织业原料产地,但绝不能以一个dú • lì王国的身份存在。原本司马要求善待英国战俘根本原因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但是现在这种安排无疑是为突厥斯坦安排了一条退路,大量俘虏的存在会让本就不愿与英国发生冲突的土著部族,找到一个和英国人和谈的机会,突厥斯坦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已经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但他的命运是由中国和西北决定的,绝对不是由英国人或突厥斯坦的土著部族。
“四石,你立即通知那边,先前的命令作废,一旦英军投降,自由军团应当遵从自己的习惯,嗯!铁路那边不是需要大量工人吗?可以为战俘准备一次行军!”司马不禁庆幸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决定外国人的生死,司马心中从来不会有任何负罪感,更何况是英国人、印度人都欠下太多的旧债,现在只不过让他们先还些利息罢了。对于命令是否会让自由军团高层产生疑惑,司马没有任何担心。
就像对于自由军团高层的忠诚司马从不会怀疑,他们绝不可能背叛西北和祖国,他们每一个人都明白,西北掌握着他们的命运和未来,在突厥斯坦即便是他们势力再强大,也仅只是无根之萍,他们知道自己真实身份泄露出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约翰·尼尔森中将并不知道自己和自己部下的命运已经发生了转变,此时约翰·尼尔森在给伦敦发去了最后一封电报之后,已经带着远征军的军官们举着白旗来到柯佩特要塞前,向阻滞他们进攻的“英勇的自由战士们”投降。
在出发之前,约翰·尼尔森中将已经把投降的命令下达给了部队,并告诉他们自由军团保证他们不会受到屠杀和虐待,尽管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自由军团的承诺是否可信,但是每一个人都想要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接受了这个生存的机会。已经几如饿殍般的印度士兵甚至开始期待,长官们许诺投降后他们将会得到一份食物,这同样是自由军团先前的许诺。
“自由军团将按照突厥斯坦和自由军团的传统对待这些战俘,这些英国佬在投降后会得到与我们传统相当的待遇。”只是这里所有人都不知道,一切已经改变了。从塔什干自由军团司令部来的一份电报改变了所有的一切,投降的近四万五千名英军战俘的命运并不会比1915年在库特拉马拉投降的一万余名英军士兵幸运多少,甚至于只会更为悲惨。
只不过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仍然沉浸在投降后领到一份食物的欢喜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一块突厥斯坦式的烙饼,如饿殍般的印度士兵风卷残云般的解决了发到他们手中的烙饼,至于可以吃到马肉的廓尔喀人则小心翼翼的将烙饼藏了起来,他们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只是提早做准备而已。
1918年5月12日下午三时,接到来自约翰·尼尔森报告后几个小时经过一番讨论后,英国战争办公室在伦敦发表了一份震惊全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声明:“在坚持七十五天后,约翰·尼尔森中将所部在柯佩特山脉向突厥斯坦的土著军队无条件投降。”4300名英国人,30182名印度及廓尔喀人成为自由军团的俘虏,被押往战俘营,击败他们的是他们曾经歧视、从未拿正眼看待过的一群“山地土著”组成的军队,即便是在他们失败的时候,伦敦仍然用高傲的口气称呼那些人为“土著军队”,而不是自由军团。
英军在波斯和突厥斯坦的柯佩特惨败给一群“土著武装”的新闻,在位于东方的中国同样引起了轰动,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列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英国人的惨败国人并不同情,但是却似乎受到了一个启示,列强们或许并不如他们表面上那般强大。
不过对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