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节(1/1)
托克争取时间,自己只能下令炸毁铁路,至少可以拖住中国人几个小时。
“轰!”在寂静的夜晚城外传来突然响起的爆炸声,一直传遍尼科利斯克城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而在城边一家商号的阁楼里,李卓然听到这声剧烈的爆炸声响,看着远处那团隐约可见橘红色的焰火,额头上的汗水顷刻间流了下来,全完了!此时的李卓然甚至于可以看到在巨响之中碎石和枕木被炸飞的场面,而那节铁路钢轨也被炸断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兹……”装甲列车钢制车轮在紧急刹车时和钢轨产生剧烈摩擦产生的火花,因为夜色的原因看起来犹如一道火龙,在这时如果有人从空中飞过向下看去的话,会看到在铁路线上出现了六条火龙,而这六条火龙直飞出数百米之后才停止下来。
“命令九十六团一营立刻下车徒步搜索前进,工兵营下车抢修铁路。”在六列彼此距离数百米的列车停下之后,其中一节作为指挥所列车车厢内马晓军开口命令道。同时抹了把冷汗,幸好接到了从双城子传来的电报。按照边防军司令部制定的西伯利亚作战计划,在出兵西伯利亚后战斗均集中在铁路线一带,所以俄罗斯人破坏铁路早已在计划之中,因此每个师的工兵部队都接受过抢修铁路的相关训练。三十一师工兵营自然也不例外,在随行列车上就带着抢修铁路的钢轨、枕木、甚至于包括铺设路基的碎石,按照准备的物资量,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抢修一百米被完全破坏的铁路。
“各排成搜索队形散开,注意检查铁路。”跳下火车的吴敬之对眼前已经列队的一营官兵们大声命令道。随着命令的下达,一营九个排三个排沿铁路线搜索前进,另外六个排则分散到铁路两侧百米的森中搜索警戒,对于这种沿铁路线搜索前进,三十一师官兵们并不陌生,在训练营中他们接受过同样的训练,以防止俄国人在铁路上埋有炸药。虽然这样可以保证铁路和列车的安全,但是副作用却是铁路的速度无法得到发挥,幸好这里距离尼科利斯克不过只有三公里而已。
“1910~1916年,俄军工程兵将军a··费南德提出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设计方案,随后几年中,在从双城子到阿穆尔斯基湾的绥芬河流域南岸修建了1~7号堡垒,从双城子到海参崴接近100公里的铁路线上分布着三座堡垒,这些堡垒均为钢混永备工事,其目的是防止来自海参崴方向的威胁,而现在俄国人炸毁铁路,至少说明他们不愿意放我们过去,因此我建议立即使用装甲列车上的重炮对双城子俄军要塞进行炮击,以彻底摧毁俄军要塞。”三十一师参谋长伍湘鸣指着地图上标注的三公里外俄军7号堡垒说道。
在伍湘鸣看来现在根本不需要等待海参崴方面的交涉结果,俄军7号堡垒并不坚固,所以摧毁它反而是最佳选择。
“湘鸣,司令部那边让我们等待交涉结果,咱们就等着吧!双城子和堡垒里头的俄国人兵力不足,可以说是首尾不顾,他们现在是守城不行,守堡垒不行,堡垒里头要炮没炮,要机枪也没机枪,远东俄国人的血在过去几个月都被咱们在上乌金斯克放得差不多了,能完整拿下要塞,将来也省得咱们的功夫,小日本现在可在海参崴的港口里。”马晓军笑说道。
在装甲列车上的两门305毫米重型臼炮的掩护下,攻下缺兵无炮的双城子和那个连大炮和机枪都没有的7号堡垒根本就没有任何疑问,但是马晓军知道司令部的想法,他们根本就不想在双城子耗时间,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是抢修铁路,等待海参崴方面的交涉。
“……中美两国政府本着对俄国人民之永久友好情感,一心期望改进与俄国的关系,一贯尊重贵国之领土完整,贯彻不干涉贵国内政之既定方针,但鉴于贵国局势日益混乱,为维护中美两国在西伯利亚三十万侨民之安危,特决定联合出兵恢复西伯利亚秩序。……中美两国政府的支配性宗旨是为赢得战争而做任何必要和有效的事情,希望通过一切可行的途径与各协约国政府合作,由衷的合作,因为中美两国没有任何自私的,企图吞并西伯利亚的目的,并且相信战争只能通过共同商讨和行动的密切一致来赢得。……同时申明在达到预期目的后,决不侵犯其政治或军事主权而尽速撤兵。”
怒火!如果目光可以shā • rén,此时站在米基耶夫斯基面前的中美两国领事,至少已经被米基耶夫斯基杀死了千百遍。
“这是你们两国共同决定吗?你们这是在入侵一个从不向侵略者屈服的国家!考德威尔领事,你们总统常说的民族自决权就是这么得到保证的吗?”放下中美两国联合出兵宣言后,米基耶夫斯基强压着心中的怒意看着眼前的考德威尔领事和刘光奇领事说道,之所以感觉到愤怒的原因很简单,就在昨天就是眼前的这个考德威尔领事还在口口声声的喊着不支持日本出兵的行为,而现在日本人的舰队不过刚刚进入金角湾,美国人便和中国人一起出兵干涉俄罗斯革命了。
“米基先生,我仅只是根据我国政府的授权向您递交出兵宣言。”对于来自米基耶夫斯基的责问考德威尔并没回应,考德威尔并不喜欢眼前这些革命者,现在国内决定出兵干涉,在考德威尔看来是非常必要的。
“米基主席,对于我们政府的决定,我个人感觉非常遗憾,但是在我国侨民以及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前提下,出兵护侨、维护侨民财产,同时履行协约国家义务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我国西北边防陆军正在向海参崴挺进,为了让你们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根据边防公署批准,你们现在有十个小时时间撤离海参崴,并且保证在四十八小时内不会追击你们。但是前提是,你们必须把海参崴、双城子也就是尼科利斯克各种军用、民用设施完整移交给边防军或相关机构,同时命令不得破坏双城子至海参崴的铁路、阻止边防军进入,否则一切安全承诺都无法得以保证。”刘光奇用外交辞令向眼前的米基耶夫斯基下达最后通牒,如此强硬的话一说出口,当了六年驻海参崴领事的刘光奇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快意。
作一个弱国外交官并不容易,六年来刘光奇没少受老毛子的气,现在终于轮到自己硬气一回了。
“刘领事,这是你们的最后通牒吗?”米基耶夫斯基有些愤然地看着眼前这名中国领事问道,曾几何时这些中国人的态度像现在这般强硬,过去他们只是任人欺凌的角色罢了,而现在他们这群东亚病夫,竟然也像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样,干涉起俄罗斯革命了。
“撤退!我们必须要立即撤退!中国人和美国一起干涉我们的革命,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国人也不再可靠!华社之所以决定帮助我们,根本原因是因为恐惧日本军队占领这里之后,会没收他们的财产,因此才决定和我们联手对抗日本人,现在他们还会和我们一起对抗中国军队吗?他们或许会为了自己的财产和日本打仗,但是绝对不可能和自己国家的军队打仗,甚至于施工团赤卫队还会在中国军队打来的时候,作为中国军队的内应,天……或许现在他们已经行动了,我们必须在输掉一切家底前撤出这座城市,如果远东失去了一万赤卫队和革命士兵,那么远东苏维埃政权将不复存在!”最初在得到日本人出兵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消息后就主张撤退的格赫谢夫斯基,此时更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撤退,以保持远东苏维埃的实力。
“各位,格赫谢夫斯基委员要求撤退的建议,我个人非常赞同,大家都知道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尽管拥有坚固的要塞,同样拥有六千名革命水兵和一万三千名工人赤卫队,这些革命水兵中有一半是要塞工程兵,他们并不会操作要塞内的火炮,尽管现在他们是守卫这里核心,而工人赤卫队中施工团赤卫队占到了其中的半数,但正如格赫谢夫斯基委员所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