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592节

第592节(1/1)

目录

痛着,水师!正是因为父亲酒醉时的喃喃声,陈昔忆才会在中学毕业后报考烟台海军学校,以为海军效力。

尽管当时父亲竭力反对,但是从父亲的眼神中,陈昔忆还是看到父亲期许的眼神。从烟台海军学校毕业之后,陈昔忆才知道一切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对于非闽系出身的陈昔忆而言,毕业之后军舰注定与自己无缘,幸好现在在这里在海警舰队,这个只存在于纸面上没有派系纠葛的舰队,自己还有机会上舰,以实现父亲的期许和自己儿时的梦想。

“集合!”就在陈昔忆把信装进信箱的时候,这时集合哨响了起来,学员队各队队长大声喝喊着,有些激动的学员们也纷纷背着背包按分队集合。一个多小时后,“海防号”缓缓驶离了简易码头,在码头边千百名持枪而立的学员和水兵望着缓离的海防号行着注目礼,以范鸿烈为首的海警学校教员们目光凝重看着缓离港口的海防号,大舰队的梦想从今天开始驶入了大海。

第49章从巴库到西北

位于里海西岸的巴库是俄罗斯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从19世纪末起,它和美国几乎各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巴库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其最早的历史可追索到公元5世纪,18世纪成为巴库汗国的都城,1806年并入俄罗斯帝国。俄国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废除了国家垄断,私营企业获得了爆炸性的发展。

第一架钻机于1871~1872年间开工,到1873年时,投产经营的小型炼油厂已有20多家。1873年之前俄罗斯的石油市场(煤油)大都被美国占领,随着诺贝尔家族和罗思柴尔德家族进入石油领域,俄罗斯国内石油产业被随之夺回。随着十年后巴库——巴统铁路建成,几乎一夜之间,巴统就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港之一。

1886年,罗氏家族成立了里海——黑海石油公司,在巴统建立了储存和销售设施,诺贝尔兄弟公司立即起而效仿,巴库——巴统铁路打开了俄国石油销往西欧的大门,俄国比美国晚20多年登上石油舞台,俄国石油产业急剧增长,从1879年到1888年俄国石油产量增长了10倍,达到2300万桶,相当于美国产量的45%多。19世纪80年代石油像洪水般上涨,它需要出路,流向市场。

20世纪初,巴库油田产量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1901年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成为南高加索工业中心和俄国石油基地,从那时以来,巴库便一直以“石油城”而闻名于世。巨额的石油财富并没有给巴库带来多少改变,除了林立的油井之外,直到1917年,巴库还是一坐落后的城市,城里没有树木,满街烟尘滚滚,城外到处是原始的大小各异的炼油厂,尽管爆发了战争,但是这里仍然是世界的上最重要的产油基地之一。

……

土耳其军事总监、新组建德土联军司令奥托·利曼·冯·桑德斯将军此时显得有些踌躇满志,三个月前,随着五个师德军从本土经巴格达铁路抵达了土耳其后,打通里海、黑海交通线的战役也随之打响。被抽走了突厥斯坦第二军和两个师后总兵力只剩下不足十万,火炮也仅仅只剩下不过两百门的俄军高加索集团军和高加索山脉崎岖的山路,并没能够阻止由五个德国师和十二个土耳其师共计三十万德土联军的脚步。

三十万德土联军像一年前俄军在埃尔祖鲁姆战役一样,兵分三路层层进逼,在每一个突击方向,德土联军都形成了对俄军三倍以上兵力以及火炮优势,尽管高加索崎岖的山路拖延了德土联军的脚步,但也仅仅只是拖延而已。经过整整一个半月的酣战,从最初收复在一年半之前被俄军占领的重要交通枢纽埃尔祖鲁姆要塞,到俄高加索集团军重要的补给基地、交通枢纽东亚美尼亚首府耶烈万被攻克,再到现在兵临巴库城下,俄国高加索集团军已经在一个月逐次战役抵抗中损失了超过80%以上的兵员。

随着两周前,左翼突击集群对巴统和波季占领,中部突击集群占领了第比利斯,由奥托·利曼·冯·桑德斯将军亲自指挥的右翼集团军兵临巴库城下,德土联军此次战役已经接近了尾声,德国工商界梦寐以求的巴库油田即将落入其手。

而对于德国而言,更重要的是巴库的沦落意味着巴库·巴统铁路线将尽为德军控制,里海至黑海的交通线也随之被打通,在突厥斯坦的自由军团已经为德国准备好了最需要的粮食,突厥斯坦自由军团没收农场内刚刚收获得400万吨粮食,已经在仓库中等待着随时出口到德国,只要这条交通线投入使用,这些粮食就可以在几周内运到粮食匮乏的德国、保加利亚、奥匈帝国甚至于土耳其,同盟国国内的粮食危机必然得到缓解。

“那就是巴库有名的少女塔吗?”站在德土联军指挥所处在的山坡上,鸟瞰着整个巴库城,从望远镜中看着坐落于巴库老城中心,比邻里海海滨,那座灰碣色石质圆柱形高塔,桑德斯将军笑问身边的军官们。此时桑德斯的心情可以用非常舒畅来形容,因为犹太血统的原因,在德国陆军之中一直受着排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桑德斯在四年前主动申请到奥斯曼帝国当军事顾问,在这里的四年中,桑德斯可谓是如鱼得水。

先是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在桑德斯指挥下收回了亚德里安堡,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桑德斯不懈努力下完成了自毛奇到冯·德·戈尔茨以来颇为艰巨的奥斯曼帝国陆军现代化任务。在达达尼尔战役中巧妙调动并不充裕的兵力,成功挫败了协约国的军事行动,给予了协约部队大量杀伤,仅凭此一点使得桑德斯在国内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也正是因为这一战绩才使得自己授予德国陆军上将和奥斯曼帝国陆军元帅军衔,并因此成为奥斯曼帝国陆军总司令。

但是在达达尼尔战役后,因为并不赞同奥斯曼帝国上层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因而受到了奥斯曼帝国上层的冷落,招致奥斯曼帝国三大军事寡头之一的陆军大臣恩维尔的反感,并因此受到了冷落。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式了,随着从德国本土增援的五个精锐师的到来,面对着实际兵力得到空前加强的德土联军和高加索俄军兵力得到消减的现实,原本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此时变得再符合实际不过,原本和帝国上层有些冷落的关系也迅速升温,桑德斯相信随着对高加索的占领,对于德国至关重要的巴库至巴统铁路的打通,巴库的石油和突厥斯坦的粮食、棉花会源源不断进入德国,那么自己的声誉必定将升至新的台阶,而这些土耳其人也会得他们所希望的高加索。

少女塔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由石灰石砌成,砌墙的石头一圈外凸,一圈内凹,在墙上构成层层清楚的横线,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塔上每层窗口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抵抗外敌的进攻。

“是的,将军阁下!少女塔还经受了1304年大地震,许多居民住宅都被夷为平地,它却安然无恙。塔名字的来源众说不一。一说从前有一对恋人,女富男贫,姑娘的父亲不同意这桩婚事把姑娘关进塔里,姑娘为了表示对爱情忠贞不渝,含恨跳入塔下波涛汹涌的里海,小伙子也以身殉情;另一说法是,在战争中此塔保护了无数少女,使她们免遭外敌蹂躏,因此而得到这个美丽的名字。而且少女塔的建筑设计十分巧妙,圆形部分朝北,寒冬的北风绕塔而去,塔的突出翼朝南,每到夏季,将凉爽的南风导向城内,因而塔后的巴库老城始终冬暖夏凉,在少女塔旁的就是希尔凡王宫。”站在桑德斯将军身旁的土耳其第二军团司令穆斯塔法·凯末尔开口说道。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