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节(1/1)
王千怡一进火车站,就看到车站内有数十名身着军装的年轻军官,这些人都是来自各省准备到西北的热血青年军官。尽管王千怡此时装扮根本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学生,但是美女对于男人而言显然还是存在着巨大杀伤力,在王千怡进入车站的时候,就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对于这些和自己年岁相当青年人的热血,王千怡从来都是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罢了,在这个社会金钱、权势才是最重要的。
“是他!”在站台上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人群,王千怡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于是在心中惊叫道,那个男人像是根本没有看到她一样径自上了火车,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王千怡明白这次调查部是下了血本了,连他们最出色的情报课长,都被派到了西北。十数分钟之后,终点站为西北孔家庄站的列车缓缓驶出西直门火车站。
俄罗斯临时政府在社会革命党人和民主革命党人的支持下为巩固政权满足英、法、美协约国家的一再要求,为了让协约国家恢复对临时政府的信心,早数月前,临时政府就决定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发起一场对德、奥军队的进攻,借助这场夏季进攻,恢复协约国对俄国的信心,同时解决国内的问题。
临时政府之所以提出夏季进攻,不仅仅是出于战略考虑,更多的是政治上考虑,想借此进攻把俄国革命完全摧毁。临时政府设想一旦获胜就解散革命委员会和士兵委员会,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粉碎革命力量,首先是社会民主工党,即便是进攻失利,就把罪责推给社会民主工党,指控它瓦解军队,按照协约国的要求扑灭国内革命,协约国还指望依靠数百万俄国大军在1917年战胜德国。
俄军大本营在1917年初拟定的六月进攻计划是,西南方面军司令为古托尔将军,以第11、7集团军和以第8集团军向利沃夫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和辅助突击,总计在西南方面参加六月进攻的有60个步兵师和骑兵师,1114门火炮,在各突破地段约70公里造成了步兵3倍、炮兵2倍于德奥联军的优势,火炮密度平均每公里正面约35门,双方参加战役的飞机共约500架。计划其他方面军实施辅助突击,北方面军第5集团军向科夫诺,西方面军第10集团军向维尔诺,罗马尼亚方面军所属俄军第4、第6集团军和罗军第1、第2集团军向福克沙尼、多布罗加分别实施辅助突击。
1917年6月29日,西南方面军炮兵开始为冲击做炮火准备,随着西南方面军的炮火准备,俄军大本营策划了半年的夏季进攻正式开始,在这里历史似乎是并没有发生偏差,至少在六月进攻的发动时间上,但是历史在这里和俄国人开了一个玩笑,俄军这一次夏季进攻,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对东线德军形成了三倍的兵力、二倍的火炮优势。
几个月以来,俄国国内混乱的局势和前线混乱的军队,使得俄军并没有得到关于东线德军的最新情报,他们对于德军情报,仍然停留在月前其大规模收缩防线的基础上,而未得到任何最新情报。
早在月前,按照德军最高陆军指挥部的计划,为了策应德军特别支队在高加索地区的行动,打通通过里海的铁路交通线,得到中亚的资源补给,德军已经利用英法联军的消极对峙战术,在一个月中,在严密的保密下将1个德国师和3个奥匈师由西线悄无声息调动至东线,使其在东线兵力几乎增加了一倍,以在高加索战役打响时,向俄军发起进攻。在俄军发起攻击的时候,正好迎面撞上同样准备进攻的德奥联军,开局即已经注定了结局。
第45章俄罗斯之阴霾
俄军的六月攻势早在部署阶段就暴露出了严重问题,并不仅仅是情报问题,甚至于德军增兵也不过仅仅只是小问题而已,最大的问题在于俄军本身的内部问题。在战前第七军团特派员电告克伦斯基:“在第十二师中,……第四十七团拒绝出发,第十三师各团,只有第五十团差不多是全体出发的,第五十一团答应于明天出发,第四十九团并不遵命出发,第五十二团表示拒绝,并逮捕了所有军官。”这样的情景几乎是随处可见,对于那位特派员的报告,临时政府答复:“着即将第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与五十二各团解散,将煽惑官兵抗命之人交法庭惩办。”
然而,士兵们既不怕解散,也不惧法庭。早在6月17日,总司令部参谋长报告:“北方战线还处在发酵状态中,敌阵亲善的事情还在继续,步兵对进攻表示反对。……西方前线情形不明,西南方前线情形略有改善……罗马尼亚前线上,看不到特别进步,士兵不愿进攻。”一个海军军官说道:“委员会委员日益明显右倾,同时他们在水兵和士兵中的威望也显然低落了。”
在进攻前后的6月23日至6月30日,俄军前线开小差人数超过了10万人,迫于军队士气低落和趋于瓦解的现实,前线指挥官勃罗西洛夫将军组织志愿者成立敢死营,一些后方爱国妇女还组成了“黑色敢死骠骑兵”开赴前线。身为陆海军部长的克伦斯基来到前线视察,前线司令部更是利用这一机会,请他给进攻部队作一番鼓动工作,克伦斯基在动员会上既遇到了硬钉子也碰到了软钉子,革命委员会领导的部队不但不参加他的战前动员大会,还拒绝了出战劝说。
部队的军纪松懈、军令无威让这位充满信心的陆海军部长极度沮丧。几天后,西线总司令邓尼金请他到军队去作动员,已经对动员不抱任何希望的克伦斯基回复了一封电报:“军队中进行劝说和谈话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下命令的时候,而不是开大会劝说的时候。”
1917年7月1日,克伦斯基报告临时政府:“今天是革命大捷之日,6月18日(西历7月1日),俄国革命军队怀着很大热忱,开始了对德奥军队进攻。”当天,俄国西南战线51个师共30万人向奥匈阵地发起进攻,中路的第十一和第七两个集团军主攻格利纳内和莱姆堡,左翼第八集团军和右翼特别集团军担任助攻,进攻在数千公里长的战线同时展开,俄军的主攻没有什么大进展,刚有斩获便马上暴露出技术装备严重不足的弱点,进攻团队中甚至没有机关枪。
俄军冲锋的场面倒十分壮观,冲锋部队举着红旗,漫天遍野往前冲,遇到阻击便停下来,有的停留在敌阵前被火力压制住了,多数情况是退回到自己的战壕,即使最有战斗力的军团也是如此,冲锋到炮火尚未摧毁的敌军铁丝网前,就毫无办法躺下不动了,一直到下达撤退命令时为止。
除了俄军士气低迷的原因之外,更多实际上是技术装备方面的问题,俄军士兵们没有受过克服障碍的训练,也没有破除障碍所必需的工具,进攻的组织也十分糟糕,第七集团军一个团接受了任务,命令他们用手榴弹把敌人从战壕里打出来,然而缺乏训练的士兵不知道怎样使用手榴弹,在战斗打响前才领到了手榴弹,更为可笑的是为了行军方便又把手榴弹留在了自己的阵地上……。
已经有了准备的德国军队,用机枪、火炮、铁丝网收割着俄军的生命,为了让进攻进行下去,俄军指挥官把更多精力用到说服、威胁,甚至于不惜动用武力胁迫自己的部队进攻上。可是即便如此,许多士兵仍然拒绝服从命令,当德军从最初的惊诧中回过来神之后,刚刚发起试探性的反击,大量士兵们开始成群结队,甚至整营整营遗弃未受攻击的战线,那些侥幸未被清洗或逮捕的军官们,已经无力改变士兵的原始求生心态。
在那阴沉的、灰白色的天穹下,随着夏季的到来白天时间越来越长,但天空中大雨却下个不停,在乌克兰草原上道路上泥泞很深,既粘且滑,到处都布满着重靴的足印,还有躺倒在路边的尸体,还有泥路上无精打采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