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节(1/1)
“祖国万岁!”在广西子弟先遣团喊声结束后,围观众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先喊出了这声口号。
这是第几个省派出的先遣团,人们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围观的人们知道,这些军队的出现至少说明,西北不是在dú • lì为国而战,国家是全中国人的国家,正如主任在讲话中反复重申的一样,此战一开,既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多天以来,自从西北进入全面动员后,在西北火车站之中,就不断出现各省陆军派出的先遣团,这些各省陆军派出的先遣团兵力少数六、七百人,多则四、五千人,各省督军们在用这种方式告诉西北,西北在这场战争中并不孤独。
“你好!马团长!西北边防军接待站少校年北望,奉命接送广西先遣团兄弟们到基地休整,补充给养、装备,祖国母亲感谢你们!”看着眼前来自广西的马晓军团长,年北望敬了一个军礼后按照惯例说道,广西子弟卫国先遣团并不是第一支到西北助战的内地部队,但是却是来自最为偏远的地区。
“年少校,我们出广西的时候,广西父老乡亲在我等临行时交待我等,我们此次来西北,就是和俄国人打仗的,现在西北军已经打下了恰克图,但是只要俄国人一天未投降,我们就绝不返乡!广西父老说过,如果广西子弟团在前线打完了,我们广西人还会再建一个广西旅、师,直到俄国人投降。”对穿着一身墨绿色军装的年北望回了一个军礼后,马晓军开口说道。只不过马晓军没说在他们从南宁出师的时候,广西父老已经按照惯例为广西子弟先遣团的一千六百多兄弟出过了活殡,子弟团的弟兄们是抱着必死信念来西北,来响应祖国的召唤。
“长官,您也是从内地来西北打仗的吧!拜托了,一定要打败俄国人!我已经认购了五千元国防债券,那些债券我已经撕了,你们连命都不要和俄国人拼命,我还要那些钱干什么。只要你们和俄国人拼命,和他们打下去,打到他们投降!我就是倾家荡产,也支持你们打下去!”在火车内,一个中年商人在车厢过道中,看着坐在座位上望着站台的广西子弟团的蒋作宾时,面色诚恳地对眼前端坐着的蒋作宾说道。
“先生请放心,兄弟此行西北,已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定对得起先生血汗助饷!”听到眼前这个商人的话,蒋作宾立即站起身来立正敬礼正色说道。商人逐利而为,但是商人同样爱国,蒋作宾知道现在举国上下都在看着这场战争,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人们愿意付出一切。在京城学生们发动的助军献金,连乞丐都捐出了他们讨得的铜子,只为了能给西北军多买一发子弹,打败俄罗斯重入强国之林。
此时全国上下都在响彻着这么一个声音,日本人十二年前击败了俄罗斯,得到了列强们的尊重,进尔废除了和列强之间全部不平等条约,日本人能办到,中国人同样可以办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在此一战。
第35章在柏林
位于中欧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尔河口处的柏林是德意志帝国的首都。鸟瞰柏林,其周围被森林、湖泊、河流环抱,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施普雷河从南面缓缓流过市区。从十九世纪普鲁士王朝开始,柏林一直是日耳曼帝国的首都。柏林早在13世纪时已成为贸易集镇,17世纪发展成为地方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到20世纪初,柏林已经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上达到伦敦、纽约和巴黎的水准,成为又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已经进行了三年战争,对于柏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至少在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相比战争刚刚爆发时,那些对战争抱以狂热支持的人们此时已经变得冷静许多,大量的德国青年接受征召参军,僵持没有一丝进展的前线,充斥着德国的残废退役军人,市场上各种物资越显匮乏,有限的物资因为投机商的投机倒把,而使得价格日高,甚至于就是连粮食的供应都出现了问题。
这一切都在折磨着德国民众的心理,尤其是他们寄以厚望的军队,至今没有任何胜迹传来,前线僵持、泥泞的战壕正在消耗着德国青年的生命,除了不断的流血和死亡之外没有一丝进展。
“万岁!中德友谊万岁!”在柏林中华教育复兴基金会驻德办事处门外,近千名德国满头银发的年长绅士们和一些青年人大声欢呼着,当数天前传来了中国人在东方和俄国之间爆发了战争之后,被毫无进展的战局给弄得有些麻木的德国人,一瞬间似乎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至少在他们看来,现在好像德国又多了一个盟友。
有些激动的德国人,立即跑到了中国驻德大使馆前,想祝贺中国人的胜利,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随着两月前中德之间断交,中国驻德大使已经取道瑞士撤到了法国,最后他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消息,在柏林还有一个非中国官方机构,他们代表着中国实力最强大地方军阀,正是他们在和俄国人打仗,于是激动的德国人便涌到了复兴基金会驻德办事处的门外,以此来支持中国进行的战争,同时庆祝中德之间的“友谊”。
“希望……我们不会和德国人结盟!”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窗外那些高呼着支持中国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德国人,李苏北喃喃自语道。尽管德国教育部昨天已经通知李苏北,德国政府已经同意中国派出更多的留学生,而且同意按照本国国民待遇接受中国留学生,也就是免除了中国留学生的学费,但是李苏北还是不愿意看到中德结盟,毕竟现在德国疲态已现,各种资源匮乏的德国,绝对不可能取得胜利。
一直以来西北都表现出亲德的形象和动作,为了避免西北选择和德国人之间结盟,李苏北在多天前,就已经把在德国见闻以及各种分析以电报形式发到了西北,李苏北只希望国内千万不要做出任何冲动的决定。而现在国内传出的国会搁置了对德宣战议案后,更是让李苏北对未来充满了忧郁,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绝对不能站到失败的一方,一旦站到失败的一方,那么中国恐怕真的就要亡国灭种了。
恺撒霍夫饭店坐落于威廉大街的中部,作为德国皇家国宾馆和现在德国最好的饭店之一,恺撒霍夫饭店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相当豪华,富丽堂皇的大厅顶上吊着一盏由一千八百枚水晶拼接而成的水晶吊灯,而整个饭店一共有一百四十八间豪华客房,一个普通双人房一晚上的费用就达到了数百马克,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年的收入。
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饭店特有的法国美食,更是吸引着柏林城中收入颇丰的精英、富商们,仍然是那些得益于战争的暴发户们。尽管现在是战争时期,但是恺撒霍夫饭店灯光明亮,金碧辉煌,人来人往。从这些衣冠楚楚来宾的着装上和身边穿着暴露的金发碧眼美丽年轻小姐的身上,就能够看出他们的身份,他们大都是在这场战争中,利用市场上匮乏的物资供应,而获利甚丰的投机商,现在的恺撒霍夫饭店早已经成为了这些发财的投机商们炫耀财富的场所,当然偶尔这里也可以看到一些真正的上层精英的出入。
看着这些利用战争赚取巨额财富的投机商,作为军人的孙禹臣对这些投机商并没有任何好感,在卫兵簇拥下坐上一辆由德国外交部准备的豪华黑色轻型马车后,孙禹臣透过车窗华丽的薄窗纱,打量着德国的首都。
孙禹臣之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战争时期,冒着风险穿越被俄国半控制的伊朗北部假道土耳其前线来到德国,实际上是担负着特殊的使命。虽然德国外交部门以及参谋部同样欢迎这位突厥斯坦全权特使的到来,但孙禹臣知道,这一次来德国虽然是受到德国的邀请,但是必须要让德国人接受自己的要求,这显然并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对于德国而言,这份计划同样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