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节(1/1)
万海关专员一起上船的,眼前这个鞑靼人模样的赵永强疑惑的问道,杰米多科夫是科年别科夫号的船长,这一次在卸完从突厥斯坦运回的几千吨棉花后,就按照自由军团的要求在阿斯特拉罕码头上等着眼前这批人的到来,然后把他们运到突厥斯坦。
凌晨一点时,随着码头上响起下工铃声,原本在码头上忙碌着的黑色工人们便纷纷离开了码头,结束了十五、六个小时的辛苦工作。在码头上的工人们都离开后,通明的码头随着电灯的关闭也被黑暗笼罩着。伴着“哗啦啦”铁门被拉开的声音,停在专运线上的火车车厢车门被打开了,车厢里的人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陷入一团黑暗的码头。
“月初,我们这是在什么地方?”怀抱着女儿面色显得有些憔悴的卡特琳娜看着码头上轮船的影子,开口问身边的丈夫。而月初也是一脸迷茫地看着眼前的码头,这里就是阿斯特拉罕吗?
“所有人快上船!明天一早咱们就能到达目的地。”随着自卫队长官们的呼喝声,在闷罐车中呆了五十多个小时的人们,便立即从车厢上跳了下来,然后顺着长官们的指引登上了停靠在码头上的“科年别科夫号”货船。
一个多小时之后,最后一批人登了上“科年别科夫号”,得到海关专员特别许可的“科年别科夫号”便驶离了阿斯特拉罕港,顺着伏尔加河顺流南下。
在“科年别科夫号”顺着伏尔加河南下的时候,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彼得格勒,恰克图的失守以及谢德洛夫的投降震惊了临时政府,同样震惊了整个俄罗斯。在几个小时之前,陆海军部长古契诃夫向临时政府总理李沃夫递交了辞职信,原司法部长克伦斯基被临时政府任命为陆海军部长。
“英国大使、法国大使要求我们立即停止在下贝加的军事行动,接受中国人的条件。和中国和谈,将全部军事力量投入到与德国人的战争中。意大利大使更是发出公开声明,假如我们不立即发起对德国人的进攻,将会支持日本在西伯利亚自由行动,同时支持中国军队在下贝加尔地区的军事行动。”临时政府总理李沃夫异常憔悴的对着新任陆海军部长克伦斯基说道。
原本之所以支持在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是想用一场对中国人的军事胜利,来挽回临时政府的威望,同时震奋已经厌倦了战争的俄国人,俄罗斯现在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无论是对德国人,还是对中国人只需要一场胜利,俄罗斯人已经承受不起失败了。
“美国的弗朗西斯大使在今天下午,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镇压国内革命运动,根据目前的形势,美国政府将重新考虑对我国的贷款和物资供应,因为美国不会将资金提供给有负美国期望和不执行协约国政策的国家,他们担心我们会把美国援助的物资用到和中国人战争之中,而不是德国人,他们让我们做出选择,要么按美国政府要求的立即对德国发起进攻、镇压反战示威活动、停止我们挑起和中国人之间的战争,和中国人和谈接受他们的条件,要么就不要美国的资金援助。三小时前,驻美大使馆传来消息,美国政府已经扣下了对我国阶段性援助的1373亿美元。”李沃夫几乎用绝望的口气把这些不利的消息说出来,现在俄罗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欧洲,协约国要求俄罗斯立即发起进攻,在亚洲,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俄罗斯的国土,而协约国则以贷款和援助为要挟,要求俄罗斯遵照他们的利益,对德国人进攻,对中国让步。
“和中国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错误,我们的将军们总是在用十七年前的胜利来看待中国人。我们对买卖城发起了军事进攻,但是失败了,中国军队占领了恰克图。军事上的胜利,已经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他们不再满足先前的条件,中国大使拒绝了会面的要求,只是委托他国转交了中国政府的抗议。中国人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这场战争,我们挑起了,什么时候结束,在什么地方结束,由不得俄罗斯作主。中国军队的主力正在向恰克图集结,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上乌金斯克,至少在各国调停失败之前。而在突厥斯坦,修整了一个月的自由军团,正在酝酿着对草原总督区的进攻。”
现在李沃夫已经体会到了德国人的困境,德国人在东西两线作战已经捉襟见肘,而现在俄罗斯却需要在欧洲、高加索、突厥斯坦、下贝加尔五个战场同时进行五场战争,兵力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要求。
“总司令部参谋部的意见是,我们必须要在中国军队占领上乌金斯克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前,把他们打回去!突厥斯坦的错误绝对不能在下贝加尔重演。目前,我们唯一能调动的军队,就是从高加索地区抽调原定增援草原总督区的突厥斯坦第二军,在草原总督区和西伯利亚铁路之间,我们必须要作出选择。西伯利亚铁路承担着40%的外来物资供应,上乌金斯克绝对不能沦陷,我们必须要在各国调停失败前,把足够的援军调到上乌金斯克,以防止恰克图的悲剧重演。彼克留拉得夫中将发来了电报,电报中再一次提到飞机,如果没有飞机,他不可能在中国人飞机轰炸中守住上乌金斯克!”
尽管从一开始就反对对中国的军事冒进,但是克伦斯基明白现在俄罗斯已经没有了退路,除了将这场错误的战争打下去,俄罗斯没有其它任何选择,至少在调停失败后,俄罗斯没有任何选择。
在突厥斯坦如果自由军团刚刚兴起时,就能快速调动几个师到那里,恐怕自由军团的叛乱很快就会被镇压,可惜最终一切都晚了,在当时正准备调动军队的时候,随后其来的革命打乱了一切,随后一个多月混乱局势,更是导致增援突厥斯坦的行动化为泡影。
前后两个月时间就已经足够了,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随着三年前,驻守突厥斯坦第二军,和一年前第一军被调走,在整个突厥斯坦除了分散在几十个城市中一万多名俄军和几万名警察,还有那些动员的武装农夫,根本无法阻止被民族仇恨武装起来的自由军团,随着一个月前阿克套港的沦陷,突厥斯坦已经完全被自由军团占领,同样的错误再也不能重演了。
在突厥斯坦外里海州的蒂布卡拉甘角和佩夏内角之间的阿克套,是里海东岸最大的港口,自从三百年多年前第一艘俄罗斯冒险家的帆船停靠在这个天然良港开始,这里在随后的两百多年之中,便成为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扩张前哨。直到三十年前,当铁路修建进突厥斯坦的锡尔河州之后,这一切才有所被改变。
尽管如此,因为便利海运的关系,阿克套即便是在现在,仍然是里海最为重要港口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突厥斯斯坦生产的粮食、棉花、矿物都从这里装船,运到阿斯特拉罕、巴库、马哈奇卡拉等里海沿岸城市。即便是在一个月前,在自由军团付出四万人的伤亡代价,占领了阿克套这座城市后,每天仍然有大量突厥斯坦出产的粮食、棉花从这里装船运出,在俄国国内发生饥荒的特殊时期,即便是这些粮食都是从野蛮的、残暴的自由军团控制下突厥斯坦运出,也无法阻止阿斯特拉罕、巴库、马哈奇卡拉的投机商们用外汇、金卢布去购买这些粮食,甚至于有时候直接用武器去交换这些粮食。
“汉斯长官,外海驶来了一艘俄国商船!打出了请求入港的信号。”在阿拉套港的炮台上,一名自由军团要塞炮兵,从高倍望远镜中看到外海几公里外悬挂着俄罗斯国旗的商船,在这艘商船打出入港信号后,于是连忙向一边正在享用着咖啡的德国教官报告到。
“嗯?我来看一下!科年别科夫号,克孜西姆,你查看一下,这艘船有没有得到自由军团的授权!”拿着望远镜看了一下正朝港口驶来的俄国船名后,便对身边士兵说道。
一直以来自由军团都在利用其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