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节(1/1)
,想在山西开几处铝土矿,当然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开矿自然会建立一个护矿队,司马可不想自己的矿场被土匪或地方势力袭扰而已。虽说弄这个护矿队,的确有些心怀不轨,但是对于他人的过敏反应,却根本是出乎司马意料,至少在司马看来,自己弄些人看家护院,这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罢了。
共和六年三月四日的渤海湾西岸的秦皇岛港,自从1900年张翼把开平矿务局私让于英人之后,于1900年底组成了“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在英国进行了注册后,就承接了开平矿务局的全部产权,这其中也包括秦皇岛港,十七年来这里一直是英国控制的开平矿务公司的私港。
今天的码头上,已经挤成了一片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人齐聚到了秦皇岛码头其中不管从京城、天津甚至沈阳等地赶来的人群,不为其它,就是为了一睹世界第一大船“祖国号”的风采。
“爷们。听说没有,那祖国号上的沙发都包着金子的,盘子都是银子的,比京里的皇宫还富贵,听人说,这祖国号让咱们买回来的时候,德国皇帝都窝在被窝里哭了半天,为啥啊!这祖国号过去是德国皇帝老爷子的别宫啊!你说为了打仗把别宫都卖掉了,值嘛!”
“可不是!你知道那船有多大不?看到停在那的那条船了没有?祖国号比那条船要大上十几套。”
在码头上各种各样的议论是此起彼伏,反正在人们的口中,那祖国号很大,很华丽。就是连码头上的那些穿着破棉袄,肩上一块破帆布的搭肩,手里拿着拉货的铁钩子的搬运工趁着没活时,都站在高处朝海上看去,以期望能够看到那条已经被报纸上炒上天的祖国号。
“有时候我们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看到没有,今天多家中国的报纸上都说,祖国号是中德友谊的象征,祖国号过去是德国人的现在是中国人的,而它是带着德国人的友谊而来,就像祖国号的德裔专家一样,他们都是为了帮助中国的建设而来,呵呵!我们花费了数百万银元,都没让中国的报纸如此这么说,这些我们被迫低价出售的船,在中国人看来,代表着德国的善意。”站在码头上的德国公使辛策开口对身边的助手说道。
今天辛策是作为贵宾被请到这里,从祖国号的到来以及船上的这些德裔的专家学者和他们家人的到来,让辛策看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中德友谊万岁。为了能够阻止中国人参战,一年多以来,按照德国政府的命令,辛策一直在到处收买政客、督军,就是在两天前,辛策还通过中间人向段祺瑞许诺,只要中国拒绝美国公使提出的参战要求,立即就奉上一百万元,不过可惜被段祺瑞拒绝了。
“也许这是一个机会,西北的军事实力,加上南方的那位前临时总统的影响力,如果两者同时起兵反段,那么中国在短期内肯定没有参战的可能。”看着外面如山如海的满脸兴奋之意的中国人,辛策在心里暗自想到。
从目前的种种来看,西北这个新近崛起的强势军阀,无疑是亲德的,无论是在其庞大繁杂的工厂中,还是在其军队之中,按辛策的情报,都有德国人的身影,而现在的祖国号上的那些在美国受到排挤迫迫的德裔技术人员,也是由西北公司出面招募的,这一切无疑在说明西北是亲德的,至少不反德。而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里平那里传来的消息,在上海的那位国父已经接受了德国的援助,总额达到百万元的支助,用于支持国民党的反段运动。如果再把西北拉进来,那么……
“快!快看!祖国号来了!来了!”就在这时辛策听到外面传来的欢呼声,站在楼上的辛策朝海平线看去,只见一个庞大的黑影喷着黑烟,正在缓缓地朝港口驶来。看着越来越近的祖国号,辛策暂时放下其它,有些激动的望着还看不清的祖国号,辛策记得自己离开德国来中国就任的时候,祖国号刚刚下水,辛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竟然可以在中国的天津看到祖国号这艘巨轮。
“还好!这条德国的船并不能进港,只能靠在堤下罢了,要不然那些中国人不知道还要疯成什么样子,该死的德国佬,这会让他们得意吧!”看着那些激动的中国人,拖轮上麦克林咒骂着说道。尽管嘴上如果,但是这会麦克林还是打起了万分的小心,按照开平矿务公司和西北公司签定的合同,如果祖国号在靠堤的时候发生意外,开平矿务公司必须要承担全部的损失,如此一来麦克林就不得打起十万分的小心应对这一切。
“轰!轰!……”稀落的春雨从天空中挥挥洒洒的落下,空气中传来如同机枪一般密集的炮声,积雪的消融和炮击的弹坑把通往前线的小路变成如同泥潭一般,路边的满是朝后方撤退的伤兵还有横七竖八被推在一旁的趴窝的卡车,还有一些黄皮肤用扁担担着上百斤物资的华工。
在这种如泥沼一般的泥泞的道路上,十几辆漆成墨绿色的卡车在奋力的前行着,车着满载着dàn • yào,虽然卡车的轮胎在泥沼中打着滑,但是只要路边的那些华工向车轮下扔上几把麦草,卡车仍然能奋力的前行着,强劲的发动机在超负荷运转时发出的轰鸣声音,在路边的华工和汽车趴窝的法国司机的眼里,简真就如同音乐一般的美妙。
“看!这是上面的方块字,中华汽车制造厂,这是咱们中国制造的大车!你们法国人造的车都在路边窝着,只有我们的中国造的卡车能在这种路跑,造枪造炮你们比我们中国人强,造汽车你们不如我们!”当第一辆已经被泥浆染成灰色的卡车开出泥沼之后,一个穿着法国式的军衣的华工开口对身边的法国军官说道,言语之中透着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自豪。
“中国小子的性能没有人会怀疑它,可惜就是数量太少了,现在全法国不过才只有一千多辆,如果那些车都换成中国小子,那就太好了。”听到那个中国人话的法国军官显然并没有不乐意,敢情这些中国卡车在这两个月之中,已经用自己的一流的性能,说明了一切。以至于法国人用中国小子来形容这种卡车,因为他就像那些中国的劳工一样可靠、勤劳,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从不停工,几乎很少会发生故障,每次都可以可靠的把货物运送到合适的地点,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就如同在法国的华工一样数量太少了。
“如果咱们开的车不是道奇卡车,而这种中国小子,估计现在咱们早都已经到地方了,也不用这种泥地里窝趴着,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天气里,风雨至少不会顺着帆布流进驾驶室里。”在路边的法国司机们竖着防水风衣的衣领在那里看着那些已经冲出泥沼的中国小子,不无羡慕地开口说道。看着那满布灰碣色的泥浆的薄钢板制成有棱有角的全封闭式的驾驶室,在这些法国司机们的眼里,开这种卡车无疑就是一种享受。
听着中国小子的九十马力的“大功率”直列四缸的汽油发动机,在发动时带特有的轰鸣声,这种可以用嗓音来形容的发动机轰鸣声,在人们看来,就是中国小子的怒吼声,就是中国小子的象征,就像他那方棱有形的全封闭驾驶室以及自动雨擦一样,当然这些人并不知道,实际上这种轰鸣是加工原因造成的。
中华汽车制造厂这座拥有一千三百多台套各种设备的汽车制造厂,如果按照后世的眼光,这里也许并不算一个合格的汽车制造厂,毕竟这里的前身不过是西北汽车修理厂罢了,而现在这里却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汽车修理厂,向一个汽车制造厂演变着。
以后世的眼光,这座可以用简陋的工厂,在这个时代的亚洲却可以称之为整个亚洲设备最为齐全的汽车制造厂,同样月产600余台载重两吨半的“卡车”的“庞大”的产量,足以使其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厂,不过好像亚洲只有这么一个可以勉强算是汽车制造厂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