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节(1/1)
“陆先生。您知道菲丽是安吉丽特给我留下的唯一的宝贝,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我希望您能永远记住你发过的誓言。”看着挂在墙上妻子的照片,闭着眼睛回忆着妻子的音容相貌的恩格兰在考虑了数分钟之后开口说道,此时的恩格兰在祖国和女儿之间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请您放心您的女儿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治疗,马克道尔先生,能不能提供两张你和菲丽的照片,我们会为你们准备出国的护照。”看着眼前已答应下来的马克道尔。陆建铭略带着一些歉意地开口说道,尽管这种威胁的方式陆建铭并不喜欢,但是任务总归是任务。再则现在并没有有伤害到任何人,到时了治好了菲丽的病后,大家也是一场皆大欢喜。虽然开始时并不开心,但是至少结果很不错。
第221章阴谋
1917年在欧洲的那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两年半之久,2月9日中国当时的政府在获知“阿托斯”号轮船沉没的消息后,向德国发出照会,抗议无限制潜艇战。见时机成熟,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接奉美国政府训令,开始劝请中国对德绝交,日本在与英法缔结了秘密协定后也改变了原来的政策,不阻挠中国参战。
这场欧洲人的战争给远东地区带来的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应该是受到一战的“天佑”,日本通过国家的投机、冒险转眼间成为了“强国”,处于空前的经济繁荣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从爆发之日起,就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好处。德国的商品过去在亚洲是日本商品最大的竞争对手,因为战争的原因已经从亚洲的市场上完全消失,英、美、法、俄等国全都倾力投入这场与德国人之间的战争之中。其结果是几乎全太平洋地区都发生了商品匮乏的现象。于是日货取得独占市场的优势地位,以非常高的价格畅销于亚太地区,即便是在欧洲,对于日本的商品需求量同样甚广。
尤其是俄国,经由海参崴进口大量的日本商品,以满足军需和国内的需求,英国、法国也从日本定购了大量的商品,通过向协约国输出军需物资以及轻工业品的出口增加,以及大向美国生丝出口,日本碰到了这么一个百年不遇的好景气,在超额的利润的刺激下,日本社会生产全面攀升,化学工业、轻工业、电力业产值普遍比战前增加到了5倍甚至近十倍。钢产量到1917年年底已经超过五十万吨,船舶吨位达到23万吨,日本的债权余额为1万亿日元,国内大小公司企业利用国家政策的惠泽成为巨富,社会上借用日本将棋的术语,称之为“成金”。
在战时的经济景气下,日本的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股市投机变呈现出活泼态势。全国各大企业资本的利润率从1914年的8~9%增加到1917年的20%,钢铁、轻工业等部门达到200~300%的利润是很正常的,造船行业的利润留成更多是达到了惊人的600%。许多企业和个人怀着投机、冒险的心情,投机于“成金风潮之中”,按照其从事的投机事业不同,出现了“铁成金”、“船成金”、“株股票成金”、“丝成金”等大富小富。最为世人瞩目的是,日本从战前的债务国一下子变成了债权国,甚至于成为了其恩主英国的债权国,日本的外债由19亿日元降为16亿日元,对外债权却由1亿日元猛增到4亿日元。
正如历史上的一样,这个好景气的源自市场失去竞争,当竞争者出现的时候,这个器小易溢的国家被庞大的市场刺激的有些狂乱的日本,立即就会出现一些危机。
可是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转折,突然崛起的中国商品,几乎在一夜之间雄起,不过只用了半年,就如同潮涌一般把日本商品瞬间挤出了中国市场,而对于拥有千万华侨的东南亚市场而言,那里就如同中国的本土市场一般,原本挤满了货柜的日本商品,也慢慢的被中国商品取代。
1916年上半年的时候,日本经济异常之景气,但是下半年,随着中国商品如同潮水一般的以低于日本商品的价格涌现在中国、东南亚、俄罗斯、南美、印度等地区的时候,日本的商人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自己的工厂生产出的商品滞销了。而随着商品地滞销,除了造船业、钢铁业之外,诸如轻纺、食品加工、化工业都发了严重的商品滞销,原本如井喷一般的股市也立即显现出了影响,股市从1916年下半年开始下滑,而进入1917年元月之后,更是发生了东京股票交易所股价暴跌事件,到二月已经有数百家轻工企业摘牌停盘。
“中国的商品挤垮了日本的商品!而把中国的商品运到东南亚、南美甚至欧洲的。就是日本自己的商船!受到帝国优惠政策扶持的日本航运业界,不顾帝国其它行业生死。为中国企业运输商品牟取暴利。挤垮了日本经济!”当1916年日本的出口比1915年下降了30%至40%后,生丝、轻纺、食品加工等行业在面对着商品市场被挤占,原料价格因为中国自身需求价格上涨,导致的行业生产力急剧下降,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时候,开始在国内舆论界以及国会发起了攻关战,目标直指在中国商品冲击中唯一没受到影响,反而大获其利的日本航运界!
正如日本人所说,在远洋航运能力几乎为零的中国,商品出口外运除俄国依靠铁路之外,在向东南亚、欧洲出口时。74%全部依赖于日本商船运输,20%左右依赖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运输,只有可怜的1%依靠中国商船运输。
“只要我们切断了中国商品运输渠道,中国企业除了关门倒闭之外,别无他途。”从1915年9月起。当中国的商品的威胁开始全面显现的时候,受到冲击的日本轻工业界就开始酝酿着在国会通过《非国货运输法案》,经过这些企业的不断努力,日本国会终于在1917年2月5日的时候,正式开始讨论此项议案。
“……自新年伊始。至今不过月余已有超过三千家日本企业因此倒闭,为挽救帝国实业界,我恳请大家通过此项议案,以确保帝国实业发展。”身为国会议员的石井次郎在长达十天的讨论之后,在国会中做着最后的陈词,看着台下的那些议员们,本身就在一家纺织厂投资,但是损失惨重的石井知道,这些国会议员们一定会通过此项议案。同时石井还以一种挑衅的目光看着不远处双臂环抱着的大田山本,那个来自九州日本航运界的马前卒。如果国会中不是有这些航运界代言人从中干扰,恐怕这项议案早在年前就已经通过,日本实业界也不会在新年伊始,承受着巨大的损失。
“号外!号外!日本政府通过《非国货运输法案》,自日起日本商船载运非日本商品,每吨加收200%运费!”
“号外!中国实业总会抗议日方通过《非国货运输法案》!”当日本的国会通过《非国货运输法案》的消息传到国内之后,立即在国内掀起渲染大波,一时之间国内报界纷纷在头版头条刊载此条新闻。
随着共和五年下半年国内实业界的井喷式的发展,国内民众似乎是从实业界的发展上看到了中国复兴的希望。超过63080万两海关的出口贸易总额(历史上1919年水平)。相比于415447余万海关两(历史上1915年水平)的进口额而言,贸易顺差达到空前的接近20000万海关两!面对如此庞大的贸易顺差,以及投资实业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实业救国成为了时下国内的最为流行的话语。进口锐减,出口剧增,工业生产的扩大化,造成轻工业原材料的紧俏,使得诸如棉花、小麦、生丝等原料价格上扬,使得农民收入激增,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面对着突然扩大的市场,中国的士绅们也失去了一贯矜持,纷纷投资实业。
甚至于面对投资实业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的时候,他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改变。对于中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