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342节

第342节(1/1)

目录

知道眼前的这个老头为什么为如此的执着,他是想向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那些人证明什么。

“非常感谢贵公司对我的信任。请向司马先生转告我的谢意,我很荣幸可以受到如此的礼遇,也将很荣幸的出任这一职务。”听到穆藕初的话后,尤其是听到那个梅尔森·凯尔设计局的名字后。梅尔森几乎有种窒息的感觉,梅尔森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可以得到这样的荣誉,梅尔森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于自己能够得到这般荣誉,梅尔森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几乎是等了一分钟,梅尔森才有些不知所措地开口说道。

“呵呵!一定!现在西北工业的发展如够如此的顺利,真的是多亏了您和像安培尔那些受你邀请而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我想更多的时候应该是我们感谢您才是。”听到梅尔森并不客套并带着得色的回答。穆藕初开口说道,曾经在美国生活学习过八年的穆藕初对这些外国人那种永远不知道谦逊为何物的性格再了解不过了,再则穆藕初知道眼前的这个老头,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应该享有这些荣誉。

现在西北的钢铁工业实际上,就是依靠梅尔森铺开的,从去年十月起。在梅尔森地举荐下先后有近百名美国钢铁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到西北。再加上后来通过相互推荐的方式,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名德裔美国专家和超过一千名美国技术人员,在西北的各个重点企业中工作,虽然其中大多数都是在美国受到排挤的德裔技术人员。尽管这些技术人员中很多并不像梅尔森、史道姆那般出色,但是随着这几百名德裔美国专家和德裔美国技术人员的到来,使得西北的工业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虽然之前西北就已经是全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实体,但是一直以来各个厂矿企业劳动纪律松弛,制度不健全,劳动力管理混乱。针对这种状况。这些从美国来的专家、技术人员提出需要立即进行制度上的整顿和改进。而在企业管理方面,这些美国专家发挥的作用最为显著。

虽然司马在西北初建时就引入了不少后世的管理章程,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工业管理,大体上还处于手工业水平,如在工厂的机械设备、电力系统以及其它设备地检修和运行主要是靠老师傅的经验和言传身教。没有一套统一地、科学的操作方法。所以一直以来安全事故频发。几乎是西北工业区内的各个工厂通病。

而聘请到的美国专家到工业区后。这些美国专家不仅在计划检修、改革管理体制、改进设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编制了一套运行规程,要求工人按规程操作,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德裔美国专家在生产技术领域为中国各行各业改进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加产量所作出的贡献更是举不胜举。专家们的作用还在于培养出大批西北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讲授技术课、现场指导工作、协助翻译讲解文献资料等各种方式,向工厂主管、技术人员、工人传授知识和经验。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80%左右都是德裔,但是他们却是德裔美国人,他们所说的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德语,在中国想找到两、三千德语翻译也许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想到几千名英语翻译,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毕竟现在英国可是世界第一强国,在中国自幼在教会学校接受英语教育的中国人没有十几万也有几万,所以这些德裔专家以及技术人员的到来,并没有什么语言差异,西北也不需要担心外语翻译人员。

“穆,你们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族群,只可惜你们的聪明才智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得到发挥,像二号高炉中有很多设备,即便是在美国如果没有专用大型设备,也不可能生产出来,但是你们中国的工人竟然用那么简单的办法就生产出来,还有你设计的那种一边安装设备,一边施工盖厂房的施工方式把工厂的建设工期缩短了几倍。实际上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更多的时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听到穆藕初的话后。一头灰白色头发的梅尔森开口说道。

二号高炉和已经投产的一号高炉不同,一号高炉除了一些附属简单设备之外,其主要设备大都是通过异常点从后世购买。在生产附属设备时西北并没有碰到任何问题。但是规模更大的二号高炉所需要的超过六千吨各位设备,全部是由西北公司下属的300多家工厂,按照图纸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受限于设备的问题,很多大型设备,几乎都是那些普通工人用土办法解决,最终生产出来的。

像二号高炉装料设备中关键的大料钟和大料斗。料钟自重18吨。直径42米,高2米。在制造过程中,须经铸钢、回火、金加工、硬质合金堆焊、再金加工、平衡试验、密压试验等多道工序。铸钢件体大硬度高,一般机床无法加工,只好把工件放入地坑,用自制牛头车床加工。

整个重型机械厂日夜不停连续干了20多天,才抢在春节前完工。而100吨容量的铁水罐车,高45米、长7米,自重60多吨,则也是重型机械厂自制土镗床,以镗代车,经过一个多月苦战,现在已经接近完工。还有像是高炉风口大套等等很多高炉大型所需设备,大都是用种种土办法被制造了出来。

正因为如此,梅尔森等从美国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于这一点可谓是佩服至极点,更让梅尔森等人大开眼界的,恐怕就是穆藕初设计的那种类似于后世俄布战时工厂的建厂方式了,先内而外的建设方式。直接压实地基安装机器设备,同时施工建厂房,电力电缆、行车的安装也是同时进行,如此一来整个工期被缩至最短,像就像西北轧钢厂。厂房还没建成时。第一块中厚板就被生产了出来,这种施工方式远远超出梅尔森等人的想象。

“呵呵!一般。一般!还是你们指挥得当的结果!”对于梅尔森的夸奖,穆藕初着谦虚地说道,这时穆藕初当然不会解释道,自己“想到”这种施工方式,实际上是从公司的图书馆的厂房施工建设的书本上看到的。

“嘟……嘟”看着眼前被吊起的重达100多吨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当悬掉在空中的体积庞大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在距离地面数米的空中微微的晃动的时候,在下面观看的江南造船厂的中外技术人员和厂经理都不禁吸口冷气,而此时而作为这条商船的设计师王平轩,此时的心里更是扯成了一小团。

“一定要一次定位安装成功!”当重达数百吨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开始在站在脚架上的工人的口哨声,开始缓缓降至船台,在船台内是已经完全合拢的商船,只要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定位成功,就基本上意味着这条商船基本完工,王平轩不顾得擦拭额头上的汗珠,紧张地看着吊挂在空中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

王平轩知道现在吊运这节上层建筑整体,是整条商船中重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节dú • lì段,只要这节商船上层建筑整体顺利吊运焊接完成,这条属于中华远洋船运公司定购的1800吨的商船就可以下水,而且将会创造全世界造船业的一个奇迹,船台周期将缩短至15天!

这条带有试验性质的载重吨不过两千吨的商船,如果按其吨位而言,对于江南制造局而言,是其制造的吨位普通的小型远洋商船,但是就其运用的技术而言,这条商船却是江南制造局最近几个月之中各种技术革新的总成,从比例投样,到分段建造,甚至于就是连普通的钢坡口加工,都是采用刚刚安装的西北公司发明的碳弧气刨技术以及刨边机加工坡口的工艺,等等诸如此类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条商船的建造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嘟……!嘟!嘟!”随着手持红旗的老工人的哨声,船台周围的几十名工人不停地用绳索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