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73节

第273节(1/1)

目录

秦少岭兄弟所在的营是要到民团训练场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平日里这么远的距离通常都是搭乘卡车,而现在则改成了武装行军,如此一来可以训练行军两不误。十多里路强行军对于这些新兵而言不亚于一次折磨,尤其是对于其中的那些参军的学生而言,他们从来未曾走过这么远的路,而且是全副武装的强行军。步枪、dàn • yào、刺刀、手榴弹、水壶、防毒面具、急救包、背包内的睡袋、干粮,虽然在是工业区内行军,但是这些新兵按照条令带齐了所有的装备,这些装备加在一起的重量超过二十公斤。

“二……谢……谢!”见步枪被二弟背了过去,秦少岭面色苍白地说道,之前行军已经让秦少岭累的有些快撑不住了,如果不是心里的一口气撑着,秦少岭真的怀疑自己会躺在路边再也不站起来。

“哥!再坚持一会到就了,还有一里远路。开学时咱们不是到那打过靶吗?没多远了!”扶着大哥跟着部队朝前跑着,相比于大哥而方,作为足球队队员的秦少峰的身体远比大哥好上不少,虽然同样感觉很累不过撑下来还是没问题,这会对秦少峰而言更重要的就是照顾自己大哥,让他能撑下去,不要被淘汰掉,秦少峰知道如果大哥被淘汰的话,对大哥的打击会有多大。

虽然是特殊时期,但是民团仍然坚持着实行高标准的淘汰制度,如果不能通过训练的话,就会被立即淘汰,而会被遣返回家,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一旦被遣返回家,那种耻辱无人愿意承受。

“一定要坚持住!”已经感觉自己的双腿不停抽痛的秦少岭,依靠着弟弟的托扶朝前跑着,不停地在心里给自己的打着气,希望自己能够撑下去,千万不能被淘汰了,否则秦少岭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回家。

“郑队长,你们当初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坐在车的厉汝燕想到之前那些从公路边跑过,已经累的疲惫不堪仍然在坚持着的新兵,厉汝燕知道郑培林在来之前是民团的军官,于是厉汝燕便开口问道。

“嗯!其实也没什么,只要咬咬牙,坚持一下就行了。”听到厉主任的问题,郑培林开口回答道,此时对于郑培林而言,脑子里想得更多的是到机场后,总部会布置下什么样的任务。

第179章轰炸(上)

“号外!号外!西北工业区十三万人投票支持对北方政府宣战,国旗已被降下!”

“号外!自由与正义重回之前,西北绝不放下武器!”

“号外!西北通电全国,电文两字——战争!”

“号外……”在国内的各大城市,卖报的报童们手兴着报纸大声的在街头喊着,这些日子来关于西北的新闻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像今天这般轰动的,还真没有过。

一个公司向政府宣战!每个听到报童喊声的人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虽说从之前的报纸的报道中,知道西北公司有自己的军队,可是这全国上下又有几个地方的商会,没有自己的商团,可有那一个敢跟政府这么说的,那胳膊能拧过大腿嘛。

“这西北也牛气了,发了个通电,什么都不说,就这两字——战争!他这是唱的那一出啊!这恐怕也是共和以来,若大的中国最省钱的通电了吧!”

在茶楼里的一个戴着眼镜,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看着手中的报纸,还是报纸上的西北通电电文图片,上面就那么两字——战争!而报纸上两个大大的黑体字,此时显得是如此之刺目,战争二字此时显得再刺目不过,同时也让人们可以从中知道西北的决心。

熟悉民国的人都知道,“通电”在民国史上出现得极为频繁。深深地渗透到那一段历史的腠理中去,治史者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的——乃至于有人说“不读通电。zé • mín国无史矣。”民国人对通电的挚爱无与伦比,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水也要通电……。虽说通电的价格之高,绝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是众人仍旧乐此不疲,甚至于在后世还有学者专门研究民国通电,可以说民国通电史,就是一部民国历史。

但是在这些少则百字。多则上千字的通电,西北的这份只有2字的通电,显得是如此之另类,如此的特别,以至于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通电,是司马自己草拟的,司马并没有使用公司的老学究们起草的那份用着屏五屏六的文字。诉说着西北的无奈和西北所受的勒索,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如令暴政当权,以至于西北为生存计,奋而反击。

总之一句话,不是我想造反,而是你逼我的,再则现在都是共和了,就是反抗暴政那是天赋人权!那份绝对可以作为通电范本的千字通电。让司马看的是头晕目眩,原因无他,生活在白话时代的司马,从中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所以司马就亲自拟定了这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通电。

在司马看来,此时西北已经没有了选择,通电全国的目的是为了名冤叫屈,有这个必要吗?现在全国都知道西北十三万成年公民的选择,相信报纸上自会报道,报纸上自己的报道前因为后。那么就没有必要了如此了,现在的通电就是告诉国人,西北的选择,所以战争二字足够表达一切,更道明了西北的决心。

于是这么一份题头写着:“大总统(徐世昌)钧鉴:国务院各部总长、各衙门步军统领、警察总监、曹巡阅使、督军、省长、司令、师旅长、护军使、镇守使、各省议会、商务总会、农会、工会、教育会、商会、各报馆公鉴。”然后内容却只有短短两字的通电,就此出笼。

“松坡,现在你还要去西北吗?”看着有些失神的老同学,蒋百里开口说道。刚从日本回国,原本想休息两日后即起程到西北参观,以看看这个人们口中的中国的鲁尔以及中国的希望。但是没想到,今天的报纸却打破了蔡锷对西北的梦幻,虽然蔡锷本人是一名军人,但是一直以来,蔡锷都反对用武力解决政治纷争,当年自请进京、反对二次革命,均是如此,而是为公义。之所以起义反袁,是为保卫民国,是“为时势和良心所迫”,是为了公义,不能“兼顾私情”。

蔡锷从不否认自己对袁世凯怀有一定的私人感情,但一旦袁氏背叛民国、背叛自己宣誓效忠的共和、帝制自为,蔡锷就要起而反对,毫无回旋余地。在日本时看到从国内传来的报纸上,对西北军国民教育、军国民色彩浓厚的描述时,作为一个信奉军国民主义的军人,抵御强敌、洗雪国耻乃是蔡锷最大心愿,看到西北如此时,几乎在潜意识里,和一些人一样蔡锷几乎把西北看成了未来中国的希望所在,和中国改良的范本,但是现在,西北的决定显然出乎了蔡锷的意料。

“百里,此次西北之行,不能推迟,国魂者,国家建立之大纲,国民自尊自立之种子。这不正是如此吗?我们要去西北看看,西北人是怎么争他们口中的自尊、自由和正义。”虽然在内心深处并不愿意看到西北选择用战争代替对话,但是在蔡锷的心里,蔡锷还是希望能够亲眼看看,这个被自己视为中国未来改良之范版的西北,而从报纸描述的西北人愤不畏死的表现,更是让蔡锷看到了西北军国民主义教育的成果——“民不畏死,死又何惧。普通百姓竟然以牺牲为荣!”

想到报纸上提到的那些西北人自发参军的场面,蔡锷在心里对西北的好奇心日盛,虽然不喜用西北的选择,但是蔡锷知道此时西北的决定,实际上是西北人的勇气。

“去订火车票吧!我们今天就去,等到他们打起来的时候,估计想进入西北也就难了!”想到这,蔡锷还是下定决心,提前去西北,去看看那个人们眼中,之前的中国希望和现在的中国乱源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