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1/1)
司来修,我现在就给你答案,公司会派出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程师去修这条路,不过这么公路的长度有将近2000里路,筑路需要大量的民工,大家一起坐下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汽车运输公司,我欢迎任何人来入股、参股。”看着胸有成竹的张明伦,司马开口说道。
修这么路公司所需要投入的只是各类机械设备以及技术人员,而公司却可以从中收获甚多,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这条公路对于中国而意义之大,绝对超过一般人的想像。如果张家口至库伦的公路修通的话,那么未来徐树诤将军收复外蒙时,就可以直接利用公路,使用公司的机动车辆把军队投入库伦。
而公路的存在又势必可以使得收复外蒙的西北边防军不会成为无根之萍。司马当初之所以设立西北商行,到库伦收购牛羊肉,实际上都是为了将来的那一天做准备,只不过司马所想不过是先用汽车在熟悉张家口到库伦之间的道路,以必未来不时之需。
仅仅只做这些显然不行,八年后之所以蒙古在收复之后彻底dú • lì,很大程度是上因为国内对蒙古的控制并不有力,而要外蒙古镇守的西北边防军,也不过是无根的客军罢了,连生活都成问题。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一直以来外蒙古就鲜有汉人在那里定居,虽说库伦、恰克图两座外蒙最大的城市里有一半的人是汉人。
可是这些汉人不过是在那里做生意,并不是定居于外蒙。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外蒙问题,恐怕只有像一个选择,移民实边。只有通过像外蒙古移民大量的汉民,让汉民在那里屯垦,才能保证外蒙难以dú • lì。现在蒙古不过只有几十万而已,如果说未来的八年中能移民十万户汉民到蒙古,蒙古将永世不可能dú • lì。而移民的根本,就是必须解决交通问题,眼下旅蒙的商号要集资兴建这么一条张库公路,可就是从根子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要修通这条公路,司马就可以像河套那里的垦殖公司一样,在外蒙置地,办立垦殖农场,从内民招募饥民前去垦殖,从而从根子上解决外蒙dú • lì的可能,每个人总人每个人要做的事情,而面对外蒙的时候,司马觉得自己总要做些什么,否则的如果历史重演的话,司马根本不可能原谅自己。
“当真?”虽然心里早都有了计较,可是得到这么一个答案,显然还是让张明伦有些激动,原本来的时候,张明伦还以为自己需要大费口舌,可没想不过只用了半个小时,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这库伦城里的商号不是担心马上天冷了各号的货物运输的问题吗?公司到时可以另外抽出二十辆卡车帮助各号运输货物,至于这二十辆车的运量的分配,全部交给库伦商会,不知道你觉得的怎么样。”看着整个人显得异常高兴的张明伦,司马便开口说道,这是司马特意为张明伦准备的一份厚礼,毕竟他送给了自己一份厚礼,来而不往非礼也。
“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帮我一个小忙,我的公司有意在外蒙建立几家农场,需要一些草原,而旅蒙的商号之中,相当多的都和外蒙的各地王公们交情甚深,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帮点忙购得一些草原,不知道张先生觉得怎么样。”
没等张明伦说话,司马就一口说出了自己的条件,一直以来,只有这口外三省的蒙古王公才会放垦,而外蒙王公一直没有放垦或是出售草原的习惯。但是如果司马想在徐树诤复蒙之前,就事先打好基础,这些农场又是必须要建立的,更何况早在年前,司马特意建立的那个马场,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以建立大型的马场,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第141章航校
在距离西北公司百多公里外的京城南苑,有一所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他是中国第一所培养航空人才的学校。1913年9月,由北方政府在京城的南苑创建,因为起名南苑航空学校。1913年春,袁世凯采纳总统府顾问的建议,决定购买飞机,聘请部分外国航空人员开办航空学校。由参谋本部负责筹办,财政部拨款33万元,从法国购进隆式飞机和航空备用器材及修复设备,在南苑利用陆军练兵场修建机场、校舍和修理厂。
在成立航空学校时北方政府还特意从唐山、河南、山东等铁路机修厂招来百名铁匠、木匠之类,进行培训后便组建了南苑航空学校修理厂,以用来维修学校内的飞机。这个修理厂曾仿制了螺旋桨、机翼和飞机机身,还曾利用外国发动机设计、制造了一架飞机,于1913年试飞成功。这架飞机采用推进式螺旋桨,机头装有一挺机枪,命名为“枪车”,可谓是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军用飞机。
不过这一切都是过去的辉煌,现在对于南苑航空学校而言,随着经费日紧,如何生存下去则成南苑航空学校的首要任何。就是航校前后开办的两期飞行员训练班,也因为政府无力建设空军,学员无处分配。学校只得将这些毕业学员暂时留用于学校,以备不时之需。
“嗯……嗡”在航校地修理厂的车间里,一台刚刚被启动的发动机刚刚发动起来。还没转上两圈,就发出一连串的怪叫。于是一旁边的技术员连忙将发动机停下。
“潘厂长,这部发动机根本没办法修了,都破成这样,再怎么修也修不好。咱们的仓库里不还有两台没用的发动机吗?如果……”
站在发动机旁的厉汝燕开口对站在旁边的潘世忠开口说道,就现在看。这台发机动显然已经没有了修复的价值,虽说校里现在经费紧张。可是毕竟还有两台没用的新发动机不是。
“历兄,那两台发动机秦厂长可是说过了,没他的同意,那两台发动机万万不能使用,要知道咱们学校可就那么两台备用发动机了。若是这台发动机修不好。咱们这可就只有九架飞机还能上天,到时学员们向你这个教练军士抱怨。可怪不得我啊!可惜了!本来换几个零件就应该差不多了,可惜没材料。等秦校长到部里要来经费再说吧!”
看着眼前这台已经停下冒着青烟的发动机,潘世忠摇摇头说道,现在讨来的经费用来发大家的工资都成问题,那还有多余的钱来买修理飞机的材料。别说是修发动机的原料,就是连飞机机身的上的蒙布,航校都没钱买,以至于现在要是有些破损毁的话,都是学员们用自己的破衣服,自己动手缝缝补补。
“真不知道部里头的那群老爷们脑子里头在想些什么,连一个月五千块钱的经费都拨不够,前些时候那些个部队里的头的师旅长们来京,部里每个人发的辛苦费都有几千块。照这么下去,咱们航校还是不办的好,这样也省事了!”
听到潘世忠这么说,厉汝燕在一旁愤愤地开口说道,一提到校长到部里讨要经费,厉汝燕心里头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因为那部里头根本就是把航校当成要饭花子,上次秦校长缠了半天,最后竟然只拨几百块钱而已。
“南山兄,要不你看看再拨一些,哪怕就只有几百块钱也行,这航校眼看着办不下去,学校的账面上只有几块钱而已,再没钱,估计那要账的都能把学校给拆了。”就在厉汝燕为学校感觉到愤愤不平的时候,秦国镛则在参谋本部向自己过去的老友的办公室之中,发挥着死缠烂打的法子,帮学校尽可能多的讨要着经费。
当初航空学校正是秦国镛向先总统的法国顾问提议兴建,可秦国镛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原本想把精力用在航空教学上的,结果现在竟然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帮学校讨要开办经费的事上。没办法谁让秦国镛是航校的校长,尽量维持航校的生存,是现在秦国镛的首要之务,现在学校连生存都有问题,那还有什么精力顾及其它。
“子壮老弟,不是哥哥不想帮你,这部里头真的是没钱了!我这给你划去的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