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献帝刘协(3/4)
他现在对汉室足够忠诚,历史的徐晃就是这么做的。
历史上杨奉来护卫天子就是听从了徐晃的建议,那时候徐晃还只是杨奉手下的一个骑都尉,官职不是很高。
后来徐晃决定不再屈身于杨、韩俗辈,要扶保曹操时,曹操手下将领满宠劝说他杀了杨奉、韩暹,作为讨曹操欢心的见面礼。
徐晃说“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给予了断然回绝。徐晃的以义为重,让满宠禁不住脱口赞扬“公真乃义士也。”
徐晃从扶保汉室,到离开杨奉投奔曹操,皆是在那个封建时代,一个有抱负的武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正确选择,他所表现出的忠义难能可贵,丝毫不输关羽。
投靠曹操之后呢,曹操所打的战役,徐晃都参加过,每逢随曹操出战,曹操总是回顾阵中,大喊一声“公明何在”,充分体现了曹操对徐晃阵前杀敌的倚重。
徐晃出战也是极有气势的:“一将手持大斧,飞骤骅骝,只一合,斩催勇于马下,随后的李乐同样被一合斩于马下。”足见徐晃的勇武和锐不可当。
徐晃自从投奔曹操后,在官渡之战前从军破颜良,率军击杀河北名将之首文丑,一直到后来的斗赵云,战关羽,拼许楮,战黄忠,斗张飞,看看这些对手的实力,徐晃的勇武就可见一斑。
徐晃在曹操大宴铜雀台时,射柳条飞取锦袍,也表明他的箭法在曹营中首屈一指,不见得会输于辕门射戟的吕布和百步穿杨的黄忠。
所谓艺多不压身,这也是徐晃作为武将“勇”的一面。
而徐晃解樊城之危的经典之战,被曹操赞曰:“孤用兵30余年,未尝敢长驱竟如敌围,公明真乃胆识兼优者也”,可见曹操对他的赏识。
曹操的识人的能力,大家都知道,曹操很赏识徐晃,曾经赞叹手下大将徐晃——“有亚夫遗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