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送神(二)(1/4)
这一天是皇帝的寿辰,朝廷大摆筵席,宴请百官,热闹非凡。
太后和皇帝并列坐龙椅,前面两排坐的是重要大臣,文官的首位是太傅袁隗,武官的首位是董卓。
何太后喝了几杯酒后,脸色微红,她望着恭敬落坐的百官,想着他们刚才说的颂词,想着其中的经典,不禁飘飘然了,皇家的高贵和威仪在她胸中涌动。什么孤单无援,什么担忧怕事,全都消失得一干二净,一心想提醒董卓离开洛阳。如何开口呢?她瞥一眼董卓,见他面目威严,不苟言笑。她又瞥一眼袁隗,见他神态和蔼,她不禁想起他的家事,计上心来,面向着他,像在拉家常话:“太傅呀,听说你家里来了亲戚?你最近很忙,可不要家事大于国事。”
袁隗平静地说:“是的,太后。江山社稷为大,岂敢家事取代。”他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明白身为太傅,自然要受到司隶校尉的监视。
何太后又问:“亲戚走了没有?”
“还没有。”这样的问话让太傅感到意外,这不是一个太后操的心。
喝太后慢条斯理地说:“亲戚就是亲戚,来了就要走,不是常住的,常住下去不合礼仪,也很不像话。人贵有自知之明,亲戚连这点不懂,那就枉做人了。”她拿眼角扫了董卓一下,见他面不改色。
太傅听出何太后的话意,不禁吓了一跳,不明白在喜庆的日子里,她为何说这样的话?一旦董卓发怒,后果不堪设想。他双方都不敢得罪,想了想说:“太后所言极是,不过也有例外,也有例外。”
何太后对这样的回答不满意,直言挑衅了:“董卿家,贵地是番地,不知那里的风土人情如何?”
董卓何尝没听出太后的意思,他强忍胸中怒火,很平静的口气:“禀太后,临洮虽是番地,有些民俗和汉地相近。亲戚来了热情招待,亲戚要走挽留。”
“难道挽留了亲戚就要长住吗?”太后不怀好意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