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晋绥察抗日根据地(六)(1/3)
苏木山!
十月份的苏木山已经开始变凉了,但还没有到穿棉衣的时候,只是身穿单衣的新兵站在秋风凛冽的山头上,多少还是有点冷。
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看着眼前这乌泱泱的人群,马铮心情颇为高兴!
尽管眼前的这些新兵一个个衣衫褴褛,眼神空洞,有的人甚至于骨瘦如柴,看起来更像是一群叫花子,而不是军人。
但是在马铮看来,他们就是希望,就是铁血团继续喝日军打下去的资本,也是他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马铮深知在这个时代生存就如同在刀刃上跳舞,危险而又刺激,一个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不管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再或者是平头老百姓,大家都不容易。
老百姓自不必说,诗人张养浩的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老百姓生存之艰难。
再说这个时代的官员也不好做,这个时期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军阀林立,盗匪丛生!
这个时代是枪杆子的天下,手里没有人没有枪,哪怕你是省主席都不会有人把你当回事的!
于是乎,政权必须要和军权相互扶持,因此也催生出了数量众多的大小军阀。
这大军阀如奉系的张少帅,桂系的李宗仁,晋系的阎锡山以及西北军的宋哲元等。
小军阀可就多如牛毛了,小到一个乡镇,大到一个县城都有军阀存在。
马铮虽然现在是打着正规军的旗号,但是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军阀,只不过马铮本人看得清楚,知道军阀没前途,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军阀而已。
但看事情要抛开现象看本质,铁血团就是一支披着正规军的军阀部队。
既然是军阀部队,那就是可要保证自身的实力,不然的话很容易被人吞并的。
这段时间马铮之所以急着要招募新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麾下的部队在前段时间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兵员数量下降的很厉害,为了保证部队的建制完整,也为了保证不被其他人觊觎,所以招募新兵势在必得。
“吕副师长,一共有多少人?”马铮心情不错的问道。
“报告师座,一共26877人,其中男兵20176人,剩下的六千七百多人全都是女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