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坚壁清野(求订阅!)(1/3)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马铮并不在平津前线,而是返回了沽源!
7月7日晚,马铮就知道有事情要发生,但是相比于平津前线,马铮觉得察北更需要自己坐镇!
平津前线作为冲突的爆发点,眼下备受中日两国的重视,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这个被点燃的火药桶所吸引,短时间内自己是插不上手的。
而且,平津地区也不是短时间内分出胜负的,相反,此时察北更需要自己。
尽管眼下的察哈尔并没有发现日伪军有南下的迹象,但是根据马铮的记忆,很快关东军方面就会有动作,刚刚升任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将会亲自挂帅,指挥一支人数超过两万人的大军,由多伦方向南下,一路经由张家口、南口,并最终打到了绥远重镇包头。
所以,相比于平津地区的局势,马铮更担心察哈尔的情况!
要知道平津地区那是第29路军的防区,丢掉了平津等地,是由宋哲元负责。
而察北现在是他们警备师的防区,这里要是丢了,追责起来,他马铮是第一责任人!
对于马铮而言,沽源、张北、尚义等地能不能守住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些地方的老百姓能不能及时转移,这些地方的产业能不能转移走!
因为这关系到抗战潜力的问题,要是将这些地方的人口以及企业都转移了,那么这些人力、物力、财力就不会被小鬼子强占了,而且只要积极引导的话,这些物资人员都会被投入到整个战争中来。
7月8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铮不等国民政府通知,随即在沽源召开军事会议。
此次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产业转移,坚壁清野!
参加此次会议的不仅仅有驻军的各个旅、团长,还有察北八县的县长等!
当马铮提出要转移各县的工厂企业以及部分人口的时候,不少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大家的想法并不复杂,首先是觉得这次事变只是刚刚爆发,并没有迹象表明此次冲突会大规模的蔓延。
要知道这几年中日之间那一年不打个几个月的时间,相比于关东军的动作,华北的日军不管是规模还是战力方面都差了不止一筹,谁也不保证打上几天之后,大家会再次回到谈判桌。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这边就将工厂以及人员撤走的话,不仅仅是会成为全国民众的笑话,而且很可能会被上面追究责任。
其次是按照马铮的计划,坚壁清野可不单单只是工厂搬离,人员撤离这么简单,还要出动大量的民夫将公路挖断,桥梁炸毁,沿途村庄也全部搬迁走,甚至于连水井都要填埋或者是隐藏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