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日军的战术调整(上)(2/4)
“相反,在应对实力较弱的铁血团的时候,大日本皇军却显得捉襟见肘,极为的被动,这显然是和双方的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话音刚落,在场的一干军官都陷入了沉思!
确实如此,满洲事变之后,整个东北地区的反抗力量那叫一个强大!
在两年多时间里,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展到50万人左右,和大日本皇军进行了大小约3000次的战斗,给皇军以重大打击。
在反抗最为激烈的前两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活动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据文献记载,日本用于东北战场的正规军力量,1931年至1933年约有5万人,后来几年人数激增,直到35年的30万人。
从“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日军被东北义勇军消灭的达10500余人。日军在东北战场上被打死、病死、战伤、冻伤者,共达17万人以上。
但即便是如此,这样强大的义勇军还是失败了!
与之相比,马铮的铁血团不管是兵力上还是作战兵员方面都远远比不上义勇军,但是却能在对日作战中屡战屡胜,这个问题令人沉思!
良久,参谋长西尾寿造中将随即问道:“秦真君,你说的内部管理出了问题,请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秦志成当即说道:“首先是大日本皇军,尤其是关东军内部由于接连的大胜利,因而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前沿,就算是后方的二线守备部队同样表现明显!”
“支/那有句老话,叫做骄兵必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前线的官兵觉得自身优势明显,靠硬实力就能顺利吃掉对方,用不着像弱队打强队那样辛辛苦苦地去拼!可是你不拼人家人家拼你,你那点优势恰恰就被人家这个拼字给抵消掉了,不输才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