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对满事务部(求订阅!)(2/4)
在他任职期内,所谓“日系官吏”大量调入伪满,人数已达2750余名。日本大藏省的“经济通”官吏也逐渐占据了伪满政权中主要职位,由关东军司令官一手控制伪满经济机构的状态有所改变。
加之,大规模抗日义勇军斗争被镇压,菱刈隆秉承日本统治集团旨意,也把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重点转向经济掠夺方面。
并命伪满政府发表《对一般企业的声明》,明确表示:除了国家通过特殊会社制度进行统制的重要产业以外,对其余企业则一任民间自由经营,“欢迎民间广泛地投资经营”,实质上是为日本资本对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掠夺大开方便之门。
最重要的是,在1933至1934年间,菱刈隆集中两个野战师团的日军和近六万伪军,进攻包括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凤凰山抗日根据地等抗日武装,给东北地区的抗日力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直接导致中国的抗日活动陷入了低潮。
但是由于日军内部斗争的博弈,以及菱刈隆大将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触动了日本更高层次的利益,于是在12月22日被调回日本!
随后,日本军部以及政府方面相继发表公告,宣布任命陆军大将、第22任陆军大臣南次郎为关东军司令官兼抗驻满州国大使。
消息传来,整个伪满洲国上下震动,在接下来的几天,伪满洲国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争相报道了这件事情,同时以一种令人作呕的跪舔的语气报道了这位南次郎大将的资历和相关事迹。
而这位南次郎大将在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撤销了恶名昭著的关东军特务部,取而代之的是“对满事务局”。
这个伪机构是直接置于日本首相管理之下,陆相林铣十郎任总裁,第一任次长由大藏省银行局长川越大雄担任,以后这个职务一直是由大藏省官吏继任。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调整,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是政治层面的因素,关东军特务部权力太大了,且政府和军部对这个组织几乎没有控制力,所以这个特务组织我行我素,导致政府和军部高层对其没有任何的好感。
而撤销之后改成对满事务部,这直接反映了日本军方与大藏省合作共管对伪满的行政事务,这样一来军部和政府也插手进入了满洲事务,而非关东军一家独大。
其次是军事上的原因,原本关东军特务部组建以来战绩累累,不管是九一八事变还是后来组建伪满洲国,以及再后来镇压义勇军和抗联,特务部都是有大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