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决战多伦(七)(2/3)
当时中日关系已经很紧张了,因此很多人对冯大帅主动结交日本军官并委以重任,很有意见!
甚至于连松室孝良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很快他就明白,冯大帅任用他是有目得的。
冯大帅也是见过大风浪的人,在聘用松室孝良之前他聘请大量的苏联专家,所以外界就传言,冯大帅有赤化的倾向,这可不是一个好的风向。
于是他重用日本人,一方面是缓和这种舆论导向,另一个方面松室孝良确实有两把刷子,对他有一定的帮助。
真的是一举两得,玩的那叫一个高明!
再就是当时国际局势变化微妙,在北洋军阀中,大都有外国的支持者。
直系军阀的靠山是美国,而奉系军阀、皖系军阀,背后的靠山是日本,所以冯大帅重用日本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最让松室孝良觉得中国人不简单的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而这也让松室孝良彻底的看清了中国真正的精英阶层的政治思想和对日本的态度!
1924年,日本开始对化实行所谓的和解的“币原政策”。当时日本一直认为,直系军阀的实权认为是吴佩孚,在他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而吴佩孚在对日本的态度,也十分的圆滑。
日本为了能够争取吴佩孚,除了利益的诱惑之外,还派遣大量的吴佩孚的密友,进行劝说,可是一直都没有成功,这让日本十分的气恼。
当时华北已经开始疯传,直奉战争必定会再次爆发,武力统一中国,而奉系军阀失败,也是毫无悬念的事情,很显然这个预测的结果,对日本相当的不利。
在直系军阀中,除了吴佩孚外,要数冯大帅的势力做大,劝诱吴佩孚失败,利用冯大帅就成为他们完成计划的唯一手段。
为了笼络冯大帅,日本可以说煞费苦心。
日本最后动用了大量人员,最后制定了,段祺瑞、冯大帅在前,日本人在幕后的“倒吴协议”。
1924年下半年,冯大帅按照协议,开始频繁地接见日本军官,政府要员,包括铃木贞一、板垣征四郎、野村吉三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也派来了大量的日本间谍,名义上帮助冯大帅处理日常事务。
到当年9月,直奉大战爆发,松室孝良成为冯大帅的军事参谋,在日本的谋划之下,最终冯大帅回到北京,发动了zhèng • biàn,直接软禁曹锟,还把溥仪赶出了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