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歼灭战(新书求围观)(2/3)
但是关东军也不是软脚虾,算上满洲国防军,足足上百万大军,绝不是随随便便几个阿猫阿狗就能威胁他们的安全的。
再加上关东军在满洲地区驻扎的时间超过了十年,大部分兵员都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即便是严寒之下,战士们也能发挥百分之一百,甚至于百分之一百二的战斗力,配以满洲地区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一般的军队不来辄罢,来了也不过是千里送人头而已。
但是山田乙三可不这样认为,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再加上他可是关东军的司令官,掌握了更多的情报资源,他很清楚眼下关东军所面临的情况有多糟糕。
往大了说,不仅仅是他们关东军,整个大日本皇军在整个环太平洋战争都处于极为不利的状态。
昭和18年夏季以前,大本营和政府一直是依据昭和17年3月联席会议决定的“今后应当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来指导战争的。
这个战争指导方针是在南方初期作战告一段落时制定的,其主要内容是,首先迫使英国屈服,然后使美国丧失战斗意志。
为此,日军上下一面继续扩大初期作战中获得的战果,作好长期不败的政略战略态势,一面相机采取积极的方策。
可是,后来世界战争和政治局势的演变,已经完全脱离了这个战争指导方针的控制。
即在战略上,美国在太平洋方面反攻的速度和规模,远比日军预料的迅速而且强大得多。因此,日军企图扩大初期作战战果的各个战役——中途岛作战、瓜岛作战以及东南太平洋方面的岛屿作战等均以失败告终,并且严重地消耗了准备用于对英国施加压力的日军力量。
另一方面,在政略上,以德意军由北非撤退为转折点,导致意大利脱离三国轴心的不利局面,以至日德意三国协同作战的基本设想也宣告崩溃。
为了应付这种局势,首先开始研究了大本营的战略方策。大本营于昭和18年9月初,做出了敌情判断的决定,在此基础上,进而斟酌各方面的形势,研讨日军的全面作战指导方针。
大本营新的作战设想的着眼点在于,决心从因在瓜岛撤退以后继续在东南太平洋方面同敌军进行决战而造成的激烈消耗战撤出手来,抓紧时间建立所谓“绝对国防圈”,造成不败的战略态势。
在此期间,力求迅速充实以航空兵力为中心的陆海军战斗力,以主动地对付美英的反攻高潮。
更重要的是,根据大本营各位大佬们的推断,同盟军方面的反攻,今后必将愈益激烈。世界战争将演变成同盟军方面对轴心国方面的连续性攻势,而今年末至明年春夏之交,将达到高潮。
在东亚,美英将同印度、澳大利亚、中国一起,日益加强对日本的压力,继续加强东南方面的反攻,并且在图谋由西南、东北两方面压缩对日包围圈的同时,从空、海两方面,加强对我占领的重要地区的进攻,以求尽快决定东亚战局的归趋。
在中国方面,重庆蒋的政府军仍将继续抗战,并且同盟国方面空军的活动,今后必将逐步加强。
苏联避免对日作战的方针,将不至有变化,但要警惕它向美国提供苏联东部的基地。
此外,盟军在前线的兵力也超出了日本方面的预料,单单在太平洋一线,盟军就有飞机约2500架,地面部队有二十三个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