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节(3/4)
还有一位阁老几十年如一日和稀泥,再有内心希望和平泰正帝从中拉偏架,结果几乎可想而知了。
关于睡莲第二个问题,许三郎说道:“国家边防,无论什么时期都不得放松。即使交趾复国,在初期肯定会dòng • luàn一阵,有许多人不服黎利,预备起兵反他呢。交趾闹了十几年,眼看老挝也想凑凑热闹了,据通政司情报,云南大理段氏也有复大理国苗头,按照规律,云贵、四川一带苗人几年就要造反一次,还有——。”
许三郎压低声音道:“还有藩王,南昌赵王始终贼心不死,勾结闽王眉来眼去。这些都要防备,担子可不轻。”
赵王想造反,这几乎是全国皆知秘密了,因为落玉等事关系,泰正帝恨不得活剐了赵王,可是他是仁义之君嘛,怎会主动出击残杀兄弟呢,所以泰正帝一面提了十万个小心防备赵王,一面希望赵王赶紧把反给造了,出师有名镇压之。到时候北边有南京魏国公,西边有顺平侯,两强和围,瓮中捉鳖。
赵王,可千万要记得造反啊!
半月后,泰正帝终于下达国书,北越复国,封三岁“陈氏王族后裔”为新王,黎利为宰相,辅佐新王。
黎利独子黎元龙留在燕京国子监“深造”。二十多年后,已经成为青壮年北越王“暴病”而亡,而且没有留下子嗣,黎利死后,其子黎元龙终于回国,带着大燕国册封国书名正言顺成为北越国王,由此开创了黎氏王朝,黎元龙推行儒学,设立国子监,照搬大燕国建立了山寨版本内阁六部等政治体系,之后除了一次小规模战争外,一直保持着和平,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几乎在北越复国国书下达同时,宁园也接到了两个圣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