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2/4)
颜五爷安慰老太太道:“儿子也是在为子孙后代打算,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当初父亲在国子监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我们几个弟兄今日的官职才会如此稳妥,若不是后来长姐…唉,父亲可能为国子监奉献一生了,如今儿子只愿全新心修书,无心仕途经济,将来《承平大典》修成之时,编纂者能有儿子的名字,颜氏一族便能万古流芳。”
颜五爷的期望是将颜府变成类似山东曲阜衍圣公孔家那样的家族!
无论是哪个皇子坐上皇位,也无论哪朝哪代,只要世上有读书人存在,孔氏家族就坚如磐石,万古长青。
颜老太太何等聪明之人,立刻就明白了儿子的意思,笑道:“这世上怎么可能出现第二孔家呢?”
颜五爷道:“儿子哪敢将自家和孔家相提并论,只是希望能为颜氏一族多做点事情,教书育人也好,修书立说也罢,将来子弟们恪守祖训,即使一朝败落,也能耕读不辍,诗礼传家,千秋万代。”
颜老太太得知儿子的意思,心下稍慰,但想起今日莫氏所言,不由得皱紧了眉头,说:“莫氏那边你打算怎么回她的话?”
颜五爷又是一躬,道:“儿子就是为此事来找母亲的,儿子可以不理莫氏所言,可是淮南伯和安宁公主那边怎么办?如果咱们生硬拒绝,恐怕他们的面子会不好看。”
“唉,为了这个莫氏,咱们想尽了办法,又是改族谱、又是兼祧的,看在皇室的面子上,将她扶了正。以前她还算本分听话,现在越发张狂起来!”颜老太太目光一厉,道:“说起来,她这一房只能算颜府别支,我看在三个孩子、还有你的份上,容许她想五房、七房那样住在府里头,拿着颜府夫人的份例,当做规规矩矩亲媳妇对待着。”
“可她蹬鼻子上脸,手伸得未免太长了些?九丫头的婚事非同小可,连她的嫡母杨氏都无法决定,莫氏一个名义上的婶娘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她能左右九丫头的婚事?!”
“母亲莫要生气,都是儿子的错,当初执意将她从教坊司赎出来,哪想淮南伯府会起复,生出那么多事端来让母亲操心了。”颜五爷忙递过蜜枣茶盅,道“品莲和详哥儿婚配不易,等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儿子定会好好管教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