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上中下三策(2/3)
“下策就是,等待十二团营抵达彰德府,咱们一举攻下淇县。到时候,咱们依仗人数优势、粮草优势、武器装备优势,天时地利人和,拿下淇县不成问题。而且这么做也足够稳妥,十二团营兵分两路,一路围点打援,打的是白旺的支援部队。一路以重型攻城武器,直接打开淇县城门。”
朱慈烺又点点头:“嗯,很沉稳的打法。只是耗时耗力,别说是收复河南,仅仅收复一个卫辉府,咱们都没有这么大的财力。”
想击溃李自成,夺回河南土地,然后继续兵进湖广,彻底铲平流寇。这需要时间,正如宋献策说的下策,按部就班,一点点蚕食。
若是大明国力昌盛,这么做一点儿也没有问题。稳扎稳打,方可克敌制胜。
历史上的松锦大战,洪承畴采取的就是稳扎稳打的办法。确实给了黄台吉巨大的阻力,黄台吉为此也毫无办法。
可是大明的国力不允许,稳扎稳打固然是好。但朝廷并没有这么多的财力物力去支持,最后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只能逼着洪承畴仓促迎战。因为,国库已经耗不起了。
被逼无奈的洪承畴只能出城迎战,结果全线大败。整个松锦防线被满清攻克,辽东明军伤亡惨重。最后,只有吴三桂带领关宁铁骑退守山海关。整个辽东,几乎全部沦与满清之手。
宋献策提出的下策也没错,稳扎稳打固然胜券在握。可是,大明的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持朱慈烺这么做。而且这需要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朱慈烺很快否定了这个办法:“说说你的中策。”
“中策,以虎贲军骑兵为优势,对怀庆府白旺的部队进行滋扰,以效勇营半路伏击白旺的支援部队。东宫卫会同敢勇营﹑果勇营联手,速战速决即刻拿下淇县。淇县的王体中没有白旺的援兵,咱们攻打淇县就事半功倍了。”
朱慈烺大吃一惊,因为宋献策说出来的中策,正是自己想要做的。朱慈烺还以为,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只有这样,明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付出最小的代价攻下淇县。
淇县一破,整个卫辉府的门户大开,明军就可以继续追击,一举攻下卫辉府。这个时候,十二团营的其他各营已经陆续抵达彰德府。朱慈烺再挥师西进,攻下怀庆府,先首付河南北方的地盘。
紧接着,最后才是抢占开封府。若是开封府的左良玉尚在,就与城外的李自成决一死战。若是开封城破,便围住开封城,继续围点打援,歼灭李自成其他各地的有生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