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4/4)
自己提出的建议固然是好,却是缺乏可操作性,想做成这件事,就得拿出一套具体的方案来,用连队经费支援地方建设,这是需要层层审批的,等批下来,一年半载也就过去了,太耽误事儿。
一连几天,周樵樵都在考虑这件事,脑海里渐渐有了成形的方案,这回他没有在班组会上说,而是私下里找到了排长,把自己写好的计划交给排长,排长拿着他交上来的东西看了一会儿,赞道:“你小子不愧是喝过洋墨水的,主意就是多。”
为了能让排长看明白,周樵樵把稿子写得尽量浅显,可就是这样,文化不高的排长看他的稿子还是有看不明白的地方,更不知道什么叫破窗效应,什么叫蝴蝶效应,觉得这小子虽然想法不错,却还是爱拽文。
来这里一年多,周樵樵的家世一直是个迷,就连排长也只知道他是个干部子弟,曾经在英国上过学,至于其他的,众人了解的都不多,只是茶余饭后会议论,他怎么不在英国继续上学,而是跑到唐古拉山当兵来了?
排长把周樵樵的计划报到营部,营部又将这条建议上报军分区,本以为不会那么快得到回复,哪知道没过一个月军分区领导就有了指示,觉得周樵樵这项军民共建的提议非常好,可以参照执行。
按照周樵樵的提议,营区各连队改变了每天训练项目,而是每天行军几十里拉练,采摘虫草、雪莲花和贝母等珍贵药材,拿到山下卖给当地的药店换钱。
辛苦了三四个月以后,他们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不仅能维修那所小学的校舍,还能再给孩子们打一口井,开工的时候,周樵樵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施工。
藏地里气候多变,一片云飘过来就能下雨下雹子,必须赶在入冬之前完成修建,不然就会耽误工事,周樵樵和战友们每天在工地上搬砖建房,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