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赋异禀,王翦动心!(求鲜花)(3/4)
自己的儿子王偾不行,蒙恬差了点意思。
秦名将:白起,王翦,都是秦军一个时代的领军人物。而李信是王翦之后最有可能得新一代领军人物。可惜因为伐楚大败,就黯然失色。
当时的李信伐楚,蒙恬都只能为副将,始皇帝当时对他的重视极高,是当做下一个王翦来培养的。
蒙恬这个孩子,能力说够也够了。
可是太忠诚,心思太少,君恩不够。
要想成为领军人物,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一:能力!
二:忠诚!
三:天子的重视和恩宠!
蒙恬有祖龙的重视,却差点恩宠的意思。
可是赵邺不同,王翦感觉的到嬴政对赵邺态度的特殊。
如果赵邺的天赋真的够好,他王翦,还真要豁出脸来把赵邺弄到军中。
领军人物,不仅仅要有作战的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王翦和白起,在得到胡亥的矫诏之后,会立刻杀回咸阳,扶持扶苏继位。
而蒙恬不会,蒙恬够忠,但忠的太过,他的忠诚是对秦王室,而不是对大秦,所以不行。
再说一下当时的李信,李信的成长轨迹,几乎和白起没什么差别。年纪轻轻,完成灭燕的成就。其作战特点也和白起类似。
当时的秦始皇十分看重李信,各大战役,第一个询问的必然是李信。基本上是被祖龙当大秦下一个白起培养的。
不过可惜的是,在伐楚失败后,李信虽然没有被惩罚,最终却淡出了大秦的朝堂。
如果没有李信伐楚失败,有一说一,大秦的国运还能再延续百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