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纺织女工(2/4)
刘澍忙得脚不沾地,杨元钊如同甩手掌柜一般,4000万的投资而已,还是银元,换成美元不过是2000万,其中一大半的投资,还是机器,有一体机的存在,机器基本上,是不用钱的,只是要占用一体机的生产而已,他几乎是不用拿出来一分钱,就获得了庞大的资金,当然了,还有免费使用的众多人力。
这段日子,杨元钊基本上,都在仓库之中,12万锭的纺织机的改装,一体机之中已经有了完善的方案,只用做一些关键部位的金属的复制,剩下的,依托着原来的机器,或者是找一批的木工来就好了,可是数量太大了,还有织布机,改动相对于纺纱机,更加的多了一点,这才是比较困难的地方,宽幅面,不但代表着织布机本身基础的改变,也存在许多的隐患,必须要一个个的处理。
4000万的庞大的投资,如果曝出去,绝对是震惊整个中国的投资,就算是当年,张中堂主导的湖北洋务运动,总投资也不过是几千万两,这些钱,在晋商的动员能力之下,不露声色的进入到了包头。
晋商,在某种程度上面,或许比不上其他那些商人有钱,可是以行商和坐商为主,又兼顾钱庄银号,顺便还坐着大量当铺业务,晋商在流动资金和现金上面,绝对是冠绝整个中国的,最关键的是,晋商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明朝,在清朝初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后来在统治阶级的打击之下,这才慢慢的衰落,可少则几十上百,多则几百年的发展,让他们积累了庞大的财富。
在晋商财富之中,最为让人惊叹的,就是鬼见愁,这种以1000斤的纯银为基础,铸就铁疙瘩,号称是鬼见愁,基本上都是各家压舱底的东西,一枚按照公制,最少是650公斤,滑不留手的圆疙瘩,来上几百人,也未必能够弄走他,在没有起重设施的这个时代,真的是鬼来了都见愁的。
各家为了表达势力,也为了尽快的让股权确立下来,零散的资金都不弄来,主要运过来的,就是这个鬼见愁,晋商或许没有什么光洋,或者是美元,英镑等硬通货,有可能比较少,可是白银方面,几百万良,简直跟玩一样,八家每一家拿出来200万两,这些都有些堆积如山的感觉,很快就把一个仓库给装满了。
如果换成别人,或许还在头疼,到底如何把他们转换成白银,兑换成银元或者货币,可是对于杨元钊而言,直接借用一体机制造,2000万两的白银,不会超过600吨,以现在一体机的加工能力,绝对是很快就加工出来的,变成新制作的光洋。
白银在逐步贬值,把白银拿在手中,是不行的,好在现在世界各国,还认可银币,一部分直接拿到各大银行,换成黄金或者是世界上主流的货币,另外一部分,拿出去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和棉纺织原料,这些才是一个工业基地,腾飞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