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银门战役的序幕(1/4)
诸神契约严禁发展水面舰艇,神王改制之后大部分内陆邦联依旧缺乏入海口,第一次勤王战争休战的《贡比涅和约》明文规定水面舰艇排水量限制在1000吨。郑氏邦联三面环海拥有多座深水良港,绕过《贡比涅和约》发展出五千吨级常规动力潜艇,培养出亚速尔高原实力最强的两支海军舰队。
亚速尔高原任氏邦联与岑氏邦联公开发表声明,加入契约圈同盟易帜黑鱼符徽旗。源南平原以勒邬河与碧箜河为分界线,这两条界河被简称为卢比孔河。河东是郑氏作战序列,河西是任氏作战序列,任氏邦联在河西修筑第一道要塞防线,距离第二道简易防线保持足够的战略纵深。郑氏邦联在河东修筑的要塞防线更坚固,铁路网与公路网更发达,作战序列的机械化军队质量数量都占优势。
任氏邦联尚未平定065壁垒的叛乱,源南平原的作战序列有六成驻扎在卢比孔防线,另外四成驻扎在各壁垒城。从南康盆地抽调的作战序列因为铁路线中断,被阻挡在源南平原西北侧的潼瑜山地,推进缓慢被迫分兵绕道063壁垒,从源南平原西南侧的盘山公路迂回。迫于形势允许岑氏邦联第四作战旅派两个团通过银门大桥,从东北方向协助平定065壁垒的叛乱。
郑氏邦联北湾舰队从新月湾靠近西源河入海口,常规动力的潜艇编队陆续下潜,率先驶向郑氏邦联控制的入海口南岸。所有千吨级护卫舰特意把主炮排成一条直线,大摇大摆的掩护装甲运兵艇驶入西源河。一旦耀武扬威的北湾舰队受到北岸炮击,郑氏邦联就能名正言顺的宣战。西源河入海口依旧没发生冲突,郑氏邦联的北湾舰队溯逆西源河全速西进。
岑氏邦联第三保安旅戍卫在西源河北岸,入海口的岸防要塞配备6门155毫米岸防炮。棱线有6个炮台居高临下的占据优势视野与角度,要塞外层浇筑有8米厚的高标号混泥土,并且混泥土里夹有400毫米厚的钢板。要塞山体后的直瞄炮盲区修筑有曲射迫击炮阵地,通过纵横交错的坑道网构成反斜面阵地,增强岸防要塞正面的近程火力。山坡顶端为定点两面都能看到的轮廓称为棱线,棱线的控制权对反斜面阵地至关重要。
西源河北岸银门船坞,收到通知的岑氏邦联源北舰队匆忙起锚,源北舰队仅有:4艘排水量600吨的轻型护卫舰、2艘布雷舰、5艘鱼雷艇。根据《任岑邦联互助协议》前往增援任氏邦联源南舰队,联合舰队以犄角燕翦阵抵达银门大桥附近水域,配合岸防要塞变阵为斜列麋角阵。
西源河北岸银门空军基地,任氏空军增援2个鱼雷轰炸机中队与1个侦查机中队,借助岑氏邦联的机场能大幅缩短作战半径。任氏空军的侦察机编队沿西源河巡航侦查,遭到郑氏邦联北湾舰队的防空火力打击,坠毁两架滑翔翼侦察机。以任氏空军频繁侵入领空为由,郑氏邦交局要求银门空军基地驱离任氏空军,遭到岑氏邦交局拒绝双方断交。
横跨西源河的桥梁只有银门大桥,任氏邦联在彻底实现壁垒电气化前,一直从岑氏邦联进口高纯银锭制造银导线,这座横跨西源河的公铁两用桥得名银门大桥。八辆大货车组成运输队通过银门公铁两用桥,大货斗被油布掩盖装载稀土矿砂,通过任氏邦联稽查司的关检,抵达源南平原064壁垒城北的姚余电器厂。
乐禹律是岑氏规划总司的副司长,打开货车驾驶室的副驾车门,颤颤巍巍的被随从搀扶到地面。任氏邦贸司副司长郭贵安进行接待,先客套一阵子携手前往接待室共进午餐,随后参观姚余电器厂的电器生产车间,给双方技术专家营造学术交流的良好氛围,探讨脉冲调制主动型光电探测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