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陈宧督军(1/2)
颐和园,知春亭,坐落在昆明湖中紧靠岸边的一座小小的孤岛上。
它背靠文昌阁,面对万顷碧波,是观赏风景的绝佳所在。
今日袁克定做东,为他的把兄弟饯行。
在早春的暖风中,一群人围坐在知春亭中,喝酒饮宴,很是快活。
陈宧是今天的主客。他马上就要去四川上任。
四川督军,统管四川的军政。
(这时候的官职极为混乱,不过大体来说,督军就是诸侯王,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军民一把抓。陈宧是做的四川总督,不过在本小说里,作者干脆全统一为督军了。)
这是袁世凯对陈宧的奖励,也是对他极为信任的体现!
陈宧并不是北洋军出身。他曾经在四川混过一段,跟着四川总督锡良;后来又到了湖北跟着黎元洪混;最近两年,他才投到袁世凯门下。
但是此人极为有才,凭着他出色的才干,和对袁世凯的忠心,陈宧获得了袁世凯巨大的信任。
甚至袁世凯让大儿子袁克定和陈宧拜了把子,成了异姓兄弟。
袁世凯一直积极策划称帝,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但需要做舆论上的准备,更主要的是要稳定住全国各地。
四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省份。
三国时候,刘备凭借一个四川,就能和孙曹分庭抗礼,可见此地的重要性。
这么重要的地方,袁世凯竟然给了陈宧,而不是派更嫡系的北洋军官,可见袁世凯对陈宧的信任。
袁克定明白老爹的心思,陈宧肯定是要极力拉拢的。
现在蔡锷消失的无影无踪,谁都不知道他躲在了哪里。但是别说袁世凯父子了,就是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猜到他肯定是藏在了云南。
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不问自明。
如果袁世凯真的称帝了,蔡锷很可能要起兵。这让袁世凯不得不早早防备。
从云南起兵,最可能的路线就是走四川,进陕西,进而威逼中原。
这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数。作为高明的军事家,袁世凯怎么能不早做准备!
把四川交给陈宧,袁世凯放心。
此人的才干和忠诚,可保大西南无忧。
过几天陈宧就将离开北京去成都上任,所以袁克定今天特意在颐和园摆下宴席,为义兄饯行。
这样尊贵的客人,陪客必然要精挑细选,否则显不出自己的尊重。
袁克定费尽心机,还真请来了足够份量的客人。
林茵,吕阳,这对夫妻被他请来了。
以林小姐目前在国内的名望,她能携家属参加这次宴会,是给足了袁克定的面子。
同时吕阳现在也已经略有名气。虽然坐在林茵身边,他的风头必然被自己的媳妇盖过去,但是京城第一公子的花名还是很值钱的!
不只是他们俩人,袁克定还请来了采薇道长!
采薇道长自从上了答谢宴的主桌,成了袁世凯的座上宾,她的名头在京城佛道两届也是一时无两。
就连白云观的高道长都没资格去答谢宴,采薇却去了。不但去了,还是主要宾客。
这份殊荣,让采薇在北京城内也成了一位人物。
这时候袁克定等人还不知道采薇和林茵的关系。
林茵的娘是黄莲圣母,是红灯照的大姐,这是不能说的秘密,所以采薇和林茵也只是私下里认亲戚,当着外人还如陌生人一般。
除了采薇,还有一位女士,林慧小姐。
她能来这里,是袁克定诚心邀请的。冤家宜解不宜结,袁克定作为太子,也有一定的气度。
他得帮老爹抗事,不能给袁世凯惹事。
卧佛寺外的那一具烧焦的尸体,外面的人不知道,袁克定肯定知道。霍明升可不敢瞒着他。
他也认可霍明升的判断,这尸体一定是成思。
成思之前是林慧的男朋友,可是现在林慧是吕阳的姨太太,成思私下约见林慧,被吕阳一怒杀了,这事,完全就是纨绔子弟应该做的。
换了袁克定,他也可能这么做!和我抢女人,你就去死吧!
青岛那两把火,加深了袁克定的判断。吕公子真善于放火啊,而且他还真敢放火,连日本人都敢烧。一个区区的成思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成思他不是一个人,他也是大家族出来的公子哥。
成家也是袁世凯手下的一号。这种事,袁世凯肯定不方便出面,解铃还须系铃人,干脆就一起解决了吧。
袁克定希望林慧,还有吕阳,可别再找成家的麻烦了。他们死了一个儿子,已经足够了。这件事,咱们到此为止。
这样算下来,三男三女,宴会还正好。
袁克定,陈宧,吕阳。
林茵,采薇,林慧。
袁克定的邀请,让双林都没法拒绝。别看林慧报纸上大声谴责袁世凯称帝,但是私下里,袁克定的邀请她还要出席。
这是身份,是面子。这时候的人,活的就是个身份面子。
而且她这次出席了袁克定的宴会,也就是等于袁家变相服软,不再对自己下手了。
林慧总担心袁世凯对自己再用阴招。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万一她真的被流氓奸污了,吕阳那边她都没脸见了。
知春亭位置绝佳,小小的岛,小小的亭,厅外有一株海棠,已经结满了花骨朵。
袁克定指着前面不远处岸上的一座建筑,对众人说道:“那个地方,就是玉澜堂。”
“那就是玉澜堂啊!”双林同时望了过去。
她们虽然出席同一个宴会,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尴尬的地方。这时候不是后世,这时候一夫多妻是合法的,不但合法,而且是普遍现象。
吕阳如果和林茵调换身份,他带着七八个媳妇过来都正常。
袁世凯就有一妻九妾。
袁克定也是一妻两妾。
在这个时代,一个成功的男人如果没有几个妻妾,反倒不正常。
林慧说道:“光绪就是被慈禧关在那里吧。”
“正是!”袁克定点点头:“那时候颐和园还是爱新觉罗的。”
现在这个园子虽然还不姓袁,但是袁克定已经觉得早晚这里是自己的私家园林。
他这次来颐和园都没花钱。溥仪没敢要袁克定的钱,袁克定直接就带人进来了。
“此一时,彼一时,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林茵也说话了:“稼轩有言: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稼轩就是辛弃疾。林茵读过的书一点不比林慧少,只是她从来没有场合表现过这些。
今日在这样的宴会上,又不舞刀动枪,也没什么生意可谈,林茵得意的方面都不能展示。
她可不能让林慧压过自己一头,所以主动说起了诗词文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那是稼轩没赶上好时候。如今袁公手下,人才济济。陈督军岂不正是当世英雄。此去四川,督军定能大展宏图,为袁公,为国家,尽忠尽力。”
“林茵小姐太过誉了。”陈宧连忙谦虚道:“借你吉言,陈某人一定不负众望,不会辜负袁公错爱,更不会对不起我的好兄弟云台。”
“哈哈……”
袁克定爽朗的一笑。
这一笑的意思,在座的全明白了。
颐和园的昆明湖水域很大,湖中有许多小岛。知春亭所在的这个位置,并不是最佳的赏景地点。
真正看风景好的所在是藻鉴堂,那地方前有长堤,远有万寿山,湖光山色正能尽收眼底。
知春亭可以说在万寿山脚下,在这地方赏景,没法把万寿山入画,总是缺点什么。
袁克定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刻意选择了这里,无疑是因为那个玉澜堂。
那里曾经关押着光绪!
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含蓄的警告,是对陈宧的。
同时也彰显了他的太子身份。
尽管在座的有文有武,有地位有名望,但是我才是太子,我最大。
陈宧显然不想就玉澜堂再说什么,他转过目光,望着亭子外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