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冀州牧(5)(2/3)
他们见卢植两人均起身拱手行礼,“见过使君,见过别驾。”
“各位请坐,”卢植拱手回礼。
州牧府下人们此时上来给这些大户们递茶。
待一斟茶的时间过后,卢植拱手道:“子干招各位来是有件不情之请,恳请各位每家借州府两千石粮食。”
州牧府的大动作这些人不可能不知道,不过在两个月前他们各家的土地都已经被丈量过,多余的那肯定没有,所以并不怎么担心。
但一州州牧公然借粮倒是让他们措手不及,而且一开口是两千石。
简单说一下石,石在汉时是两种计量单位,一是容量计量单位,一是重量计量单位,很多人容易产生误解,通常都把粮食作为重量单位。
其实汉时统计粮食是用容量统计的,即斗。
一石等于十斗,折算后世容量单位则是两万毫升。依照当时主要的粮食粟来算,一石大概是二十七斤粟,两千石也就是五万四千斤。
后汉平均亩收大约三斛。斛是容量单位,十斗一斛,一斛和一石相当。也就是说两千石大概需要六百六十六亩地的产量。
这对于县中大户,可也不是小数目啊!
“使君,这…”在来的路上,这些大户们已经推举出代表来跟新任的州牧交涉。
这人出自高邑赵氏,名亮字轩逸,年方六十岁,在高邑一带比较有威望。
他们晓得州牧召见想来也是因为粮食的事,但一致认为会是捐赠,没想到会是借粮。借粮自然比捐赠要好,可数目如此之大,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州郡借粮,我等如果尚有些,自然会尽力相帮,可这数目有些太大了。”赵亮犹豫了半天,还是提了出来。
以他们家为例,有良田六千亩,可去年仅有半季收成,而且响应郡县,都贴给租种的农民了。
黄巾之乱前两三年,接连遭遇大面积旱灾,收成极低,再加上战乱中被掠夺得粮食。他们家的存量也不多了。
要拿出如此多的粮食,可谓是是大出血,何况这些人中他们家的土地算是多的。
州牧虽说是借,可如果不还呢?难不成还登门去要不成?他如果再被调走,那真是打掉牙齿和血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