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拿错剧本了(3/3)
天下财富,帝、王、候、将占据三成不到,他们占据着国家六成以上的财富,却根本没有任何交税的打算,更是将所有负担全部压在已经濒临破产边缘的农民身上。
最终造成了活不下去的农民被逼造反,然后在各地流寇流窜天下的滚滚狼烟中,将其他还能活的下去的农民的最后财富全部烧成灰烬,最后让整个天下处处狼烟,将大明王朝最后一丝元气彻底耗尽,让满清直接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若只是这般,还算不上真正的可恶,真正可恶的是,他们这些寄生虫完全阻断了大明向海外扩张的脚步。
作为世界上唯一可以提供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的出口国,他们却是为了一己之私,不仅自已不敢下海参与其中,更是为了垄断贸易,一直坚定不移的推动着大明的禁海事宜。
若是挣到无数钱财他们也算是为国家作了贡献,最可耻的是,拥有货物定价权的他们,赚到的利润却只是整个海贸的十之一二,大头全部被海盗和西方冒险家一分而空了。
大明这个时候绝对是最佳参与大航海的时代,国内矛盾重重,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不断的加剧,无数没有土地的农民成为流民,若是能够开拓出海路,将国内富余的人口不断送出殖民,依仗着大明无穷无尽的人口优势,绝对能够在大航海时代取得最大的蛋糕。
以目前朱聿鐭所拥有的力量以及威望,已经可以制衡这么大的利益集团,甚至覆灭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唯一需要顾虑的是,若是不能雷霆一击将之碾为齑粉,迁徙时久的话,估计他自已也难逃落水感染风寒,架鹤西去的命运。
皇帝者,看起来高不可攀,实际上众人敬着他,只是因为他手中拥有兵、税、官、丁四个字。
简单的说,皇帝就是有完全听指挥的军队,能收的上足够养兵的税,有肯为皇帝出力的官,有足够的丁口维持他的统治。
如果皇帝没了这四样东西中的任何两样,那他就是一个摆设,比起吉祥物高贵不到哪里去。
大明之前走到了欠饷极多难以调动军队,税收范围和数量越来越少,就是因为肯为皇帝背黑锅搭台子的官员极少,张着嘴嗷嗷待哺的丁口却是越来越多。
不过如今的朱聿鐭显然不可能成为吉祥物,一来他手中有一支绝对听命于他的嫡系军队,二来便是朱元璋与朱棣留下来的锦衣卫与东厂这两个只听命于皇家的鹰犬已经在恢复之中,已经勉强可以帮他监听天下。
不过若是再不从根本上改变,就算他拼命的搜罗罪名将一部分缙绅抄家,又能济什么事?
权力的真空不可能存在,总会被迅速的添补,无论死掉多少缙绅,就会有更多的缙绅等着替补上阵,甚至若是控制不当,他甚至为成了一些大缙绅的工具人,替他们除掉竞争对手后,让后者能够快速的兼并前者留下的势力和渠道,变得更加庞大难制。
这些想法迅速的在朱聿鐭的脑海中闪过,再看向陈之遴时,却是收敛了杀意,平淡的道,“陈卿所言有理,只是为何不提两广,难不成陈卿所同情的士绅,便只有南直隶、浙江士民么?或者说,在陈卿看来,我大明,就只剩下这两地了么?”
谁也没有想到,朱聿鐭自一回到南京,就似乎吃了炮子一般,连续向着文臣发难。
这让原本绷着劲,想向皇帝发难的文臣们个个都有些傻眼,这剧本,貌似拿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