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国乱思良将(2/4)
秦昭襄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秦国左庶长,领兵攻占了韩国的新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韩魏两国联军大举集结,扼守在崤山与函谷关外,以阻止秦军东进。秦国当时的丞相魏冉,大力推荐白起担任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之后,力排众议,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的小股兵马以及留守二线的辎重部队,逐渐将韩魏庞大的联军主力分割包围于伊阙地区。最终,秦军瞅准时机,突然发起猛烈反击,彻底消灭了韩魏联军,并俘虏了魏军主将公孙喜。之后,秦军又乘胜追击,渡过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役,白起一战成名,大破二十四万联军的惊人战绩,也成为了山东六国共同的梦魇。
秦昭襄王十五年,
白起升任大良造,奉命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为秦国东出崤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昭襄王十六年,白起与秦国客卿司马错联手出兵,夺下了秦军东进的重要支点——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白起又率兵攻打赵国,四战四捷,占领河东战略要地——光狼城。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奉命伐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十万楚军就大败溃逃,无可奈何之下,楚王只能答应向秦国割让上庸、汉水以北土地,以乞求停战和解。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国再次决定伐楚,白起仍旧担任全军统帅。他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又派遣秦军主力,秘密进入秦楚边境的无人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出其不意的快速突进楚国境内,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围困楚国的都城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穿插到楚军背后的秦军主力,大破惊慌失措的楚**队,顺利攻占楚国的都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并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国残兵溃不成军,一路仓皇退却到陈城,悲催的楚顷襄王只好将陈作为都城,对外仍旧称作郢。同年,白起指挥的秦军又接连攻克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楚国险些直接挂掉。
十六年的时间里,白起指挥秦军大小百余战,把赵国、魏国、韩国和楚国挨个胖揍了一遍,居然无一败绩。死在他手中的四国将士,合起来竟达数十万之多,而秦国也得到城池一百一十余座,扩展疆土几千里。
如此辉煌彪炳的战绩,令整个秦国上下都不禁为之动容,秦王特意颁诏天下,给予白起最高评价——“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至此,白起获封武安君爵位,成为了大秦将士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