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战略决策(3/4)
从政略而言,委员长也很清楚的知道,中国自从清朝末年以来,已经出现四分五裂的发展趋势,外国帝国主义又介入挑拨,中国内战多年,不但国家元气大伤,而且各个派系与割据诸侯彼此之间结下“深仇大恨”,所谓团结抗日,曾经也被怀疑为消灭异己的斗争工具之一。
所以要想取信于各路诸侯,要想取信于全体人民,这次的抗战是全民一致的民族战争,身为中央军的领导人,就必需拿出证明,先将自己的部队与自己的地盘,不计牺牲与代价的投入这场全民抗日战争之中。才能表明,中央以行动证明抗日到底的决心。各路诸侯才会义无反顾的齐心投入抗战。
既然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引爆中日大战,那么就需要一个因势利导的环境与名正言顺的借口,这时候,日本海军送上了这个机会。
哪怕上海决战输了,中国,也掌握到了未来的战争主导权!
这个战略决策,委员长和政府最高层知道,可是中国民众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国军终于在上海和小日本开战了!
自己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支持自己的军队。
大量的市民开始组织起来,给前线运送食物饮水,组成劳军团进行慰问。
刚刚在德培路解决了日侨武装的丁远森,这一路上至少遇到了三支奔赴前线的劳军团。
“这是做什么啊!”
劳军团的人看到拿着武器的特工们,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劳军用品纷纷朝着他们手里塞着。
“这是做什么啊!”丁远森再度重复了一句:“前线打得那么凶,这些老百姓上去做什么啊!”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前线有多危险!
“丁远森,丁远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