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开源之道(2/3)
虽然经过清理冤假错案,从这帮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地主豪绅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银两、房产、良田。可是毕竟是有限的。
要想将工钱能够长期发放下去,必须有赚取银两的渠道。
朱厚照翻看此次取得的房产、良田清册,灵机一动,有了赚钱的思路。
江南作为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富甲一方。可是,贫富差距很大。有钱的,坐拥金山银山。穷苦百姓饥一顿饱一顿,有时连饭都吃不上。
这也是应天府人口逐年下降的原因之一。当然了,有很多居无定所的流民,没有被统计。
无家可归的流民自然不能算作是常住人口。官府更是无法进行统计。
流民自然也不会主动去找官府,躲着还来不及呢。
仅靠官府的税赋,远远达不到调解各阶层收入的目的。
劫富济贫虽然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可惜那是江湖大侠们应该做的。
朱厚照就谋划出了另外一条调解收入的途径。那就是通过做生意赚取那些富人的钱,来贴补穷人。
而要把买卖做好,不仅有好的项目,关键还得有好的人才。而清理出来的那些吏役,无疑是最佳人选。
在王鏊、许进等人奔赴各地清查各县冗员之时,朱厚照就在南京城开始布局商业。
在清理的诸多房产中,有一座酒楼引起了朱厚照的注意。
这座酒楼名叫“美膳楼”,位于中正街的东头。按理说,中正街也算是繁华路段,客流量很大,生意应该是非常好的。
可是魏国公府后来在中正街的西头开立一家酒楼,名叫“有朋居”。自打开业,几乎是天天爆满。一些美膳楼的老主顾也都前往有朋居吃饭。这使得美膳楼的生意越来越差,每况愈下。
酒楼老板因为欠了别人魏国公府家奴的钱,就将这个酒楼转让给了魏国公府的这位家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